自2019 年12月以來,銅城鎮作為市移風易俗試點鄉鎮,通過“四一四新”宣傳模式不斷增強居民對移風易俗工作知曉率,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做到移風易俗喇叭天天響,標語隨處見,規定人人知。群眾反響熱烈,在全鎮逐步形成了崇德尚儉文明新風尚。
試點期間,優秀典型不斷涌現,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帶好頭,黨員顧益柱、刁誼良、陳崇林等家中過周、過壽等其他事一律不辦,村干部楊兆俊、高啟祥、陳善麗等堅持不收禮不擺賬簿。通過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當地群眾紛紛效仿:沿湖村閻劍馳父親去世喪事簡辦、向陽社區程如琢一百歲大壽不收禮不擺賬簿、安樂社區85歲老人去世沒有花圈不收禮,停留僅一天,花費不超5千;還有真武廟道士戴書龍主動宣傳喪事簡辦,用電子喪樂代替吹拉彈唱,為居民節省上萬元。
元旦伊始,銅城鎮移風易俗新規定全面啟動,為做深做實移風易俗試點工作,本著只能辦好不能辦壞,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堅定決心,在前期宣傳效果超出預期的基礎上,銅城鎮再度發力。1月7日上午,全鎮召開調度會,提出移風易俗“態度堅決、持之以恒、綜合治理、真抓實效”的總體要求和下一步工作開展的八項任務:
一是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按照“一把手負總責,人人有責任”的要求,全鎮黨員干部都要深刻到認識移風易俗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力攻堅,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加強干部管理,干部要親自參與、主動作為、嚴抓落實,確保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地。
二是提升宣傳深入人心。銅城鎮通過《移風易俗摸底調查表》,了解群眾心聲,征詢群眾對移風易俗的對策、建議,深入調研,摸清實際情況,結合農村現實,做到因地制宜地調整持續宣傳方案。從萬人簽名墻到致群眾的一封信,從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到每一位群眾,從宣傳欄、文化墻到微信群,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全方面的宣傳。
三是網格管理不留死角。為保證工作成效,銅城鎮對移風易俗責任分工進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全面包保方案,將工作人員和職能部門分包到村到生產隊,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對每一個村(社區)進行動態、全方面的管理,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確保不留一處死角。
四是入戶調查宣教結合。通過設置《移風易俗調查問卷》,組織工作人員入戶上門,起到進一步宣傳作用的同時,切實收悉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意見建議。對于一些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不大操大辦”相關規定的群眾,著重進行教育和引導。
五是部門聯動分類管理。銅城鎮成立移風易俗包保責任小組,由宣傳部門牽頭,綜治、司法、市場所、城管、宗教、派出所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形成協作聯動,對“五類人群”(即從事婚喪事操辦的廚師、搭棚人員、吹手、和尚道士、陰陽先生等人員)分類摸排登記,統一管理并積極引導,對違規搭建喜棚、食品安全衛生不達標、醉駕酒駕等問題嚴肅查處,保障移風易俗工作順利推進。
六是督查曝光通報典型。鎮紀委將對各村(社區)、各企事業單位進行不定期督查,通報典型事例。正面宣傳與反面曝光相結合,鎮村同步設立光榮榜和曝光欄,對相關事跡進行公示。此外,公布鎮村兩級移風易俗舉報電話,確保24小時暢通渠道,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收禮出禮問題,從嚴從快查處,并追究相關責任,。
七是持之以恒持續發展。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一場攻擊戰和持久戰,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從源頭抓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做到態度堅決、持之以恒、綜合管理、整裝上前。將婚喪嫁娶新風尚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營造良好氛圍,有效改善不良風氣,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八是嚴格考核動真碰硬。為確保移風易俗出實效,試點工作順利完成,2020年初,將全面調整各項工作考核標準,把移風易俗納入黨建、村干部工資績效、文明獎等實質性考核中,根據工作成效兌現獎懲。并設立督查機制,形成以“查”促“宣”的良好局面,確保移風易俗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來源:銅城鎮岑曉慧 胡文靜)
上一篇:“六個聚焦重落實,五講五比促成效” 銅城鎮全面傳達貫徹天長…[ 01-05 ] 下一篇:銅城鎮“五個強化”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 02-03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