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街頭,為環衛工人發放口罩、洗手液、消毒液;走進公園,對公共廁所等設施進行消毒;走街串巷,為困難群眾送去口罩,向市民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連日來,天長市城區200多名退役軍人組成志愿服務隊,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2月2日上午,他們還抽空在新河路烈士浮雕前,舉行了一個簡短的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退役女兵徐琰在義務消毒中扭傷了腳,卻輕傷不下火線。“疫情當前,吃點苦,流點汗沒啥。我們愿意沖在前當先鋒,因為我們是志愿者。困難再多,問題再大,還是要挺身而出,這是我們的責任。”徐琰的話擲地有聲,而此刻,她的丈夫,作為天長市人民醫院醫療專家組成員,為了防控疫情,已經一周沒有回家了。
在天長市,數以千計的志愿者走鄉村,進小區,宣傳防控知識,分發防疫物資,疏導群眾情緒,積極傳播正能量。穿上“紅馬甲”,戴上“紅袖章”,天長市城鄉處處飄起“志愿紅”,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也成為戰“疫”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為了讓50多戶從武漢返鄉的居民過個安穩年,天長街道天寶社區干部、蒲公英志愿服務隊隊長楊梅大年三十當天就和志愿者伙伴一道上門勸說他們自覺遵守居家隔離規定,并主動包攬了此后代買年貨和生活用品,修理水電,代辦事情等瑣事,讓這些重點人群的心理壓力得到緩解,生活得到關心,精神得到慰藉,切切實實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我是黨員,又是志愿者。任務來了,我們不干誰來干?”永豐鎮雙廟村黨總支書記、志愿者李明兩個月前因重癥做了手術,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他放棄在家休養,帶領志愿者們將全村分成若干網格,掛圖作戰、逐戶摸排,為科學防控奠定了基礎。社區志愿者陸仁芳、楊金美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啟“夫妻同心做表率”模式,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參與信息排查核實,登門勸導教育,疏導重點人群情緒,普及科學防控知識等諸多工作。藍天救援隊四位志愿者在應急管理部門的指揮下,攜帶急需的物資,馳援武漢……
“廣大群眾聽我言,此次疫情有點嫌。一勸走親趕緊停,肉眼難把病毒辨。二勸不要聚眾玩,冠狀病毒人傳人……”天長市文化志愿者聯合會成員文陳義軍用方言和傳統曲藝“千秋評書”的方式錄制了《疫情防治十大勸》、《致天長市民一封信》等視頻,通過文藝表演的方式開展宣傳,通俗易懂,幽默風趣,效果明顯。
“我兒子的婚宴重新定日期啦,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再挑個好日子,到時候再請大家來喝酒,這兩天,你們都辛苦啦。” 正月初六,面對上門苦口婆心勸導的社區干部和志愿者,永豐鎮宏大村郭莊組村民鄭訓貴終于下定了決心。在鎮村志愿者的努力下,今年春節期間全市經勸導放棄舉辦的各類宴席在3000場以上。
做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做暖心助力的服務員,做防控工作的監督員。天長市5000多名文明實踐志愿者,2000多名社會志愿者和公益組織成員足跡遍布城鄉每個角落,涌現出捐獻大批防疫物資的志愿者殷德萍,捐獻電動宣傳車的志愿者高在祥,發揮專業特長,在疾控部門指導下,利用無人機參加公共場所消毒工作的新型職業農民平東林,天長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最美三姐妹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我們把這場戰斗當成‘試金石’,努力讓志愿者經歷風雨,接受鍛煉,在疫情防控一線發揮模范作用,把黨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把溫暖關懷送到群眾心坎。”天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說。
(記者 羅寶 通訊員 李濂)
上一篇:《光明日報》戰“疫”一線夫妻檔:等疫情結束,我們就能見面了[ 02-07 ] 下一篇:《光明日報》:安徽天長:硬書記 抱病堅持在戰疫第一線[ 02-0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