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夜里三點多,一則如同部隊里緊急集合號角聲的短信在銅城鎮工作群里“吹響”:全體工作人員明天正式上班。風雨無阻,“疫”不容辭,全體防疫人員已連續奮戰近30天,用青春、用使命、用基層黨員干部的責任構建起一道保一方平安的巍然“城墻”,全鎮武漢返鄉人員154人,通過層層摸排、網格管理、包戶隔離,無一人出現發熱癥狀。而這戰“疫”成果的背后卻是無數心酸、無數汗水、無數淚水點滴匯聚而成。
“一座城,兩顆心,你是我夫,亦是戰友。”當一個人面對不同身份時,那就會有不同選擇。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媽媽、群眾的公仆,銅城鎮組織部劉維晴面對抉擇時,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最后一個身份。年前就計劃好過年去丈夫的老家陪一陪孤身一人的公公,年初二夜里,還有幾十公里就要達到目的地,但劉維晴同樣收到了那則“集結令”,同是機關工作人員的丈夫并沒有過多言語,兩人深夜里帶著熟睡的孩子趕回屬于他們的“戰場”,將不滿一歲的孩子送到姥姥家,隨后各自奔赴自己的“戰場”,臨走前,劉維晴不舍看了看孩子,對著丈夫趙林君只說了12個字:“你是我夫,亦是戰友,平安歸來。”近一個月的戰“疫”中,她主動要求包保三戶確診患者親密接觸人員,主動為隔離戶購買生活物資不收一分,主動深入大街小巷同戰友們并肩同行......甚至于孩子生病了都不能回去看一眼,只能隔著屏幕望著熟睡的孩子,因為她知道如果孩子醒了看見那么久未見的媽媽肯定會哭,而她自己卻說,我只是那么多防疫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員。
“退伍不褪色,永葆軍營魂!”我們是什么?軍人!我們做什么?打仗!我們為了什么?打贏!銅城鎮機關全體退伍黨員老兵都依稀記得這在軍營里吶喊過的口號,而當沒有硝煙的戰“疫”悄然而至時,他們并沒有忘記當初對著國旗、對著黨旗、對著軍旗許下的錚錚誓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們永遠是排頭兵、沖鋒兵,每日都是微信步數的佼佼者。不光如此,在得知防疫卡點夜間值班保暖物資短缺時,更是捐款捐物,購置軍大衣、方便面、奶茶等,利用中午難得的片刻休息時間送至防疫卡點。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退伍黨員老兵的身影,用軍人的擔當在凜冽寒冬中溫暖了所有人。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遠在八皖之外,近在眉睫之內!淮安市金湖縣病例確診,毗鄰金湖的高廟社區危如累卵。國有難,家有患,匹夫當有責!沒有鑼鼓喧天的宣傳,沒有點將臺前的誓言,30多名黨員志愿者一夜之間自發集結,風雪之中,寒風呼嘯,無論坦途大道,無論鄉間小路,每一個卡點都有了“紅馬甲”堅挺的身影,24小時輪流值守,星星之火,不燎原,只守家!不同的是這些人里有學生,有教師,有農民,相同的是他們都是高廟社區的老百姓,都是為了生我養我的土地不受疫情肆虐。啟用無人機消毒,捐獻特殊時期黨費,自發組織宣傳......只要是他們能做到的,他們就一定會去做,哪怕寒冬夜里深雪厚積,也阻擋不了那骨子里的熱血。社區書記植群章感嘆道:“有了他們,這里才是完整的高廟。”
越是平凡,越能彰顯偉大;越是艱難,越能勇于擔當!戰“疫”里可愛的人太多,感人的點滴千紙難訴,正是有了他們,銅城鎮才有了堅強“堡壘”,正是有了他們,我們聽見了勝利春天來臨的步伐!
上一篇:小社區 大作用[ 02-23 ] 下一篇:永豐鎮三“加強”做好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02-2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