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鄉村振興不振興,要看鄉風好不好。連日來,在天長,在銅城,反對鋪張浪費,反對炫富攀比,反對天價彩禮,反對厚葬薄養,開展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這段時間,銅城鎮出了不少優秀典型。黨員顧益柱、刁誼良、陳崇林等家中“過周、過壽”等一律不辦,村干部楊兆俊、高啟祥、陳善麗等堅持不收禮不擺賬簿。通過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當地群眾紛紛效仿:沿湖村閻劍馳父親去世喪事簡辦、向陽社區程如琢百歲大壽不收禮不擺賬簿、安樂社區85歲老人去世沒有花圈不收禮,停留僅一天,花費不超5千;還有真武廟道士戴書龍主動宣傳喪事簡辦,用電子喪樂代替吹拉彈唱,為居民節省上萬元。
銅城鎮順應基層群眾的要求,積極發揮農村“一約四會”的作用,破除婚喪嫁娶、人情世俗中的陳規陋習,培育淳樸鄉風民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落細落實。
元旦以后,銅城鎮移風易俗新規全面啟動,為做深做實移風易俗試點工作,銅城鎮再度發力。1月7日上午,全鎮召開調度會,提出移風易俗“態度堅決、持之以恒、綜合治理、真抓見效”的總體要求和下一步工作開展的八項任務。
強化領導落實責任。按照“一把手負總責,人人有責任”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力攻堅,全力抓好各項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廣泛宣傳深入人心。銅城鎮通過《移風易俗摸底調查表》,了解群眾心聲,征詢群眾對移風易俗的對策、建議,深入調研,摸清實際情況,結合農村現實,做到因地制宜地調整持續宣傳方案。從萬人簽名墻到致群眾的一封信,從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到農民群眾,從宣傳欄、文化墻到微信群,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全方面的宣傳。
網格管理不留死角。對移風易俗責任分工進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全面包保方案,確保不留一處死角。
入戶調查宣教結合。通過設置《移風易俗調查問卷》,組織工作人員入戶上門,在開展宣傳的同時,了解群眾對移風易俗工作的意見建議。對于一些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村規民約的群眾,耐心開展教育和引導。
部門聯動分類管理。銅城鎮成立移風易俗包保責任小組,由宣傳部門牽頭,綜治、司法、市場所、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形成協作聯動,對從事婚喪事操辦的相關人群分類摸排登記,統一管理并積極引導,對違規搭建喜棚、食品安全衛生不達標、醉駕酒駕等問題嚴肅查處,保障移風易俗工作順利推進。
督查曝光通報典型。鎮紀委將對各村(社區)、各企事業單位進行不定期督查,通報典型事例。正面宣傳與反面曝光相結合,鎮村同步設立光榮榜和曝光欄,對相關事跡進行公示。此外,公布鎮村兩級移風易俗舉報電話,確保24小時暢通渠道,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收禮出禮問題,從嚴從快查處,并追究相關責任。
持之以恒持續發力。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一場攻擊戰和持久戰,將婚喪嫁娶新風尚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營造良好氛圍,有效改善不良風氣,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嚴格考核動真碰硬。為確保移風易俗出實效,試點工作順利完成。2020年初,將全面調整各項工作考核標準,把移風易俗納入黨建、村干部工資績效、文明獎等實質性考核中,根據工作成效兌現獎懲。并設立督查機制,形成以“查”促“宣”的良好局面,確保移風易俗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
上一篇:天長市衛健委春節前走訪慰問銅城鎮計生特殊、困難家庭[ 01-16 ] 下一篇:黨員沖鋒在前 共筑防疫“安全線”[ 02-0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