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旱情,內水嚴重不足、外河水位偏低、部分水庫補水困難、個別人飲水廠供水短缺是現實難題,給夏秧栽插和人飲用水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旱情就是命令,天長市防汛抗旱服務隊黨支部班子帶領黨員干部和職工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戰高溫,斗酷暑,調運設備,架設機泵,開機搶提(翻)外水,確保夏種農業生產用水和農村居民生活用水,抗旱減災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截至目前,天長市防汛抗旱服務隊開動各類提(翻)水機泵13000余小時,提(翻)水1485萬立方米,解決約10萬畝夏秧栽插用水和保障7萬人農村居民生活用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4月初,我市旱情已初現端倪,服務隊隊長、黨支部書記王澤彬,召集召開黨支部支委會,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立足服務農業生產需求,分析當前旱情形勢,對全市農作物長勢、水稻計劃插秧田畝、需水量、搶提外水條件等情況進行會商,提前梳理抗旱服務重點區域,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把中型水庫補水和崗區用水末梢作為抗旱服務的重點。同時,召開全隊干部職工大會,要求大家踐行和弘揚“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新時代水利精神,盡職盡責,全身心投入即將到來的抗旱救災工作之中。黨支部班子還帶領全隊職工對現有庫存的抗旱機械設備進行盤點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護保養,并購買添置了一批必要的易損備品備件,超前做好抗旱服務準備工作,確保抗旱機械設備拉得出、打得響、出水足。累計投入維修資金5萬余元,檢修維護抗旱機械設備150余臺套。
一個站頭一面旗幟。服務隊現有職工17人,其中黨員10人。在今年抗旱救災服務中,何莊一、二級翻水站和大通中學臨時翻水站是主戰場。服務隊黨支部安排每個站頭1-2名黨員領頭負責抗旱開機任務,樹立標桿,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4月5日,清明節假期服務隊支委班子組織黨員和志愿者突擊隊在大通鎮中學處架設5臺30千瓦潛水泵臨時補水站為大通水庫補水,支委班子爭身帶頭,對流動機械進行安裝調試,同時明確分工,落實職責及安全生產防范工作,共開機5095小時,補水460萬立方米,有效的緩解了大通鎮抗旱及人飲用水的壓力。5月16日,服務隊受命啟動何莊一、二級翻水站,開機11臺套1160千瓦,向釜山水庫灌區的石梁鎮、新街鎮、汊澗鎮抗旱補水,歷時28天,累計開機6077小時,提水715余萬立方米。在抗旱期間,站頭黨員帶領職工冒酷暑、耐高溫,忍受蚊蟲叮咬,日夜堅守崗位,任勞任怨不折不扣完成抗旱供水服務,受到當地灌區群眾交口稱贊。
一個班組一面鏡子。由于旱情持續發展,我市多地向服務隊求援告急,請求給予流動抗旱服務支援。服務隊黨支部決定成立臨時抗旱服務班組,每個班組由1名黨員帶頭,負責指導抗旱救災工作。5月9日,根據市水利局安排,服務隊隊長、黨支部書記王澤彬親自率領一個班組,馳援秦欄鎮焦澗水庫為仁和自來水廠翻水,確保人飲用水安全。王澤彬同志立即組織班組職工調運一臺22千瓦潛水泵到補水現場,火速架設臨時翻水站。在安裝過程中,由于受地勢影響,王澤彬同志身先士卒,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下到半人深的水進行安裝調試機泵。此次向仁和自來水廠共翻水近40萬立方米,解決了仁和自來水廠7萬多人農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飲水困難。5月14-20日,根據上級調度,服務隊先后調出流動機械37臺套,為石梁鎮古庵村、汊澗鎮汊北村、漂牌村、鄭集鎮川橋村、永豐鎮紅廟村、大通鎮躍進水庫庫區,共架設9處臨時翻水站,累計共翻水310萬立方米。所到之處,每個臨時抗旱服務班組的黨員對管理的臨時翻水站進行及時服務指導,指導服務鎮村機泵操作人員開展機械安裝與調試、維修保養等工作,確保這批機械設備在抗旱救災中及時發揮作用,當地干部群眾都豎起大拇指稱贊臨時抗旱服務班組“技術呱呱叫”。
(來源:天長市水利局 吳正東)
上一篇:安徽天長:“三社聯動”讓社區治理“活”起來[ 07-06 ] 下一篇:天長市檢察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 07-0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