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有效遏制農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近日,天長市汊澗鎮積極響應移風易俗攻堅行動號召,著力破除全鎮“人情風、吃喝風、迷信風、攀比風”等陳風陋俗,長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運用文明實踐工作成果,借助“網格文明實踐+”推動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道德模范樹新風
推進移風易俗、引領文明鄉風,需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6月19日,由汊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牽頭,邀請“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李宏祥同志來到汊澗鎮長山村文明實踐站,開展主題為“爭做移風易俗帶頭人”的“網格一刻鐘”宣講。李宏祥指出移風易俗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老”在千年遺風,“大”在千家萬戶,“難”在除舊布新。
他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將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的危害向村民們娓娓道來。同時,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帶頭響應移風易俗號召的經歷,讓村民們在笑語和溫情中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宣講時長雖短,卻贏得村民們不斷的掌聲與點贊。
黨員干部易陋俗
長山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網格化治理有機融合,形成了“網格文明實踐+”的模式,共建立了8個網格,每個網格設1名網格長和10名左右網格員,網格長由村干部兼任,網格員為網格內的黨員干部、“五老”人員、模范好人等等,他們靈活開放地開展“一刻鐘”宣講,不固定宣講時間。網格長和網格員大多都是黨員,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因此他們主動擔當移風易俗的“先鋒官”。
第四網格的網格員高有金同志父親去世,作為一名黨員和老村干,他積極響應喪事簡辦的號召,不擺賬簿、不收禮金、一切從簡,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在他的帶頭示范下,網格內多名村民紛紛響應“其他事不辦”的號召,主動取消了滿月酒、生日宴、喬遷宴等操辦計劃,令網格內風氣煥然一新。
人民群眾廣受益
婚喪嫁娶圖個熱鬧本是人之常情,但一些講排場、圖闊氣的現象破壞了“生態”,使得婚喪嫁娶變了味,成了斂財的工具和老百姓的負擔,讓許多村民叫苦不迭。各個網格通過組織網格志愿者入戶宣傳、正面引導、專項整治,讓群眾自覺響應“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它事不辦”,形成了“良性循環”。
長山村小集村民組的群眾家里過去遇到婚喪喜事,逢事必辦,互相攀比,陷入了“惡性循環”。負責小集村民組的網格員,多次召開戶主會,牽頭組建紅白事志愿服務小分隊,每戶出一人,輪流參與紅白事志愿服務,引導群眾紅事隨禮不超過200元,白事吊唁費不超過50元,其他小事一律不辦,深受群眾歡迎。原先小集村民每家年平均隨禮2-3萬元,現在預計每年戶均不到5000元。
李宏祥“一刻鐘”宣講
網格員入戶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
網格員入戶“一刻鐘”宣講
(汊澗鎮 朱凌)
上一篇:汊澗鎮:紅色電影進小區 點亮居民夜生活[ 07-09 ] 下一篇:汊澗鎮:一心一意守穩“五關” 全心全意助攻安全生產[ 07-10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