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臨危受命的“村官”,他是全村1230戶、4985人脫貧致富的“領頭羊”,在他的帶領下,曾經由原姚壩、金魚和壩田3個村合并而成的“空殼村”-大通鎮壩田社區,如今人人有事干,戶戶有錢賺。他就是曾經的壩田社區第一書記、安徽華網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培元,任職期間,他開拓增收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帶領社區干部,盤活原有資產,開辟創收渠道,幫助社區開啟“智”富創收之路。
“廢舊校園”引來項目活水
“社區能有今天的高收入、高積累,其實歸功于租借廢舊校園建成的‘小微創投園’”王培元開心地說。2016年春天,王培元得知占地不多的光伏發電項目可以帶來可觀的收益,便把目光鎖定在閑置多年的壩田中學廢舊校區上。他通過大通鎮政府向市里申請“光伏惠農”項目,同時聯系相關部門,協商租借廢舊校園事宜。功夫不負有心人,社區最終以每年3萬元的租金長期租下廢舊校園,而爭取到的光伏電站項目每年為社區贏得18萬元的“定期”收入。隨后,他靈機一動,將校舍危房改建成一大兩小的鋼結構廠房,通過公開招租,租賃給3家企業,每年收入租金4.1萬元,校園一塊面積較大的三角形荒地,以每年3.5萬元租給一家玩具廠。最后,校園剩余的土地則通過美麗鄉村的配套資金新建1200平方廠房,每年租金收入達5萬元。如此一來,廢舊校園搖身一變,成為小小“創投園”,每年為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增加30.6萬元,也為社區未來發展鋪了路,筑了基。
精心幫扶優化服務環境
為確保“創投園”茁壯成長,王培元帶著社區干部撲下身子,一心一意當好“保姆”,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首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創投園”水、電、路“三通”問題,組織人手路邊清障,加寬、硬化道路,聯系供電所和自來水廠,親自跟進各個建設項目,確保如期完工。其次,營造良好生產環境。面對光伏電站的高額回報,周邊少數居民眼紅了,時常有人到電站鬧事、制造糾紛,騙說光伏發電對人體有影響。對此,王培元帶領社區干部做好說服解釋工作,專門邀請科技人員向群眾宣傳相關科學知識,及時消除誤解。同時,成立以基干民兵為主的治安聯防隊,安排夜間值班巡邏,聯合鎮區派出所,對“創投園”進行重點保護,嚴厲打擊不法行為。
扶貧幫困繼續服務鄉民
當壩田社區集體經濟蒸蒸日上,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時,王培元卻選擇了退出村干部隊伍,專心做回一名企業家,社區居民們都盼望他能繼續當下去,他說:“我也該離開了,還有那么多工人的飯碗需要我負責穩住,這幾年,看到自己的付出有收獲,社區發展越來越強,鄉親們生活越來越好,我就心滿意足了。”人離心未離,這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情懷依然繼續。王培元回到企業后,依然惦記著社區和鄉親,他聽說胡守農、劉德祥2名社區扶貧戶的情況后,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住房問題,為他們及他們的子女提供就業崗位。知道困難家庭陳林郁家孩子沒錢上學,他特地上門送去1500元。他每年為社區多名困難戶送去慰問品、慰問金共計3000余元。
村企共建取得顯著成效
為認真落實鎮黨委村企聯建工作要求,王培元主動帶領企業和社區進行結對共建。除了扶貧幫困,防旱抗汛時,他還為協調社區調解矛盾,無償為社區居民提供220米,價值9200元的電纜進行抗旱提水。同時,他積極幫助社區謀劃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要進一步念活‘租’字經、打好‘流轉’牌,積極爭取惠農扶持項目資金,開源引流創收路上要不遺余力。”王培元就下一步如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建議道。另外,他利用自己的人脈為社區提供招商引資信息,在他的引薦下,一個小型企業即將在社區標準化廠房里落戶。社區也專門派一名黨建聯絡員為華網企業提供黨建業務指導,積極協調解決企業難題,共同開展黨建活動,現華網電纜黨支部與壩田社區黨總支黨建水平明顯提升。
“道雖彌,篤行可至;事雖艱,堅為必成。”王培元不忘初心、飲水思源,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帶領社區謀出路、帶領員工謀發展,反哺社會,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紅色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來源:大通鎮 單傳佳)
上一篇:大通鎮:法治教育進校園[ 09-12 ] 下一篇:大通鎮便東村開展皖事通線上醫保繳費工作[ 09-1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