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如果你來到天長市冶山鎮高巷村稼農家庭農場,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排排稻草被秸稈打捆機“吃進去”,經過旋轉、壓實、打捆等流程,“吐”出一個個圓柱形的大草捆。
農場主陳宏平種了350畝地,過去請收割機來收割水稻每畝需要85元。2020年,天長市蘆龍農事專業合作社的新型大功率收割機幫他收割水稻,每畝只需65元左右。“關鍵是收割后的水稻秸稈,由他們打捆機統一打捆拉走,省去了不少麻煩。”陳宏平高興地說。
秸稈被收割機處理后,自然地碼放成行,方便打捆機拾草打捆。同時,稻田收割后,地里只留下不到10厘米長的稻茬,經簡單旋耕后就可種植小麥,也可直接種上油菜等越冬作物。
“以往種小麥和油菜之前,地里的秸稈不是燒了,就是放水漚爛,再用耕田機械翻犁,費工費時成本高。”陳宏平給向他咨詢的人算了一筆賬,統一回收秸稈后,350畝水稻收割成本省了7000多元,免去耕田耙地又省了1萬多元,還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經過處理的草捆大多數由蘆龍農事專業合作社以每噸220元的價格運往上海電氣(天長)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發電;小部分被編織成草繩、草簾,用于苗木以及城市行道景觀樹保暖過冬。2020年,蘆龍農事合作社計劃收購秸稈4500噸,目前已回收約1750噸。
在天長市,秸稈不僅可以用來發電,編織草繩、草簾,還廣泛用于飼養牛羊。
“農作物秸稈用則利,棄則害。只有把廢棄秸稈進行高效綜合利用,才能讓秸稈有去處,群眾增收落實處。”據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葉恒田介紹,近年來, 通過制定相關獎補政策,拓展秸稈利用途徑、深度和廣度,優化綜合利用模式和機制,全市已有近30家秸稈綜合回收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上一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長表登記階段[ 11-17 ] 下一篇:冶山鎮高巷村:積極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宣傳工作[ 08-2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