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是農民小康的基礎,生態農村為留得住鄉愁提供了基本條件。現代農村不但要綠水青山,還要古樹掩映。這樣才能使人留念農村、向往農村,農村才能百業興旺、生機勃勃。
為全面掌握我鎮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情況,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保護管理,鎮政府根據《滁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近期安排鎮林長辦組織開展了一次全鎮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普查和登記。
鎮林長辦工作人員深入各村,和各村帶隊村干一起深入各組,對轄區內所有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進行普查,仔細排查古樹及后備資源,每到一處不放過一顆疑是古樹及后備資源,結合訪問知情人士進行登記,對成片生長的大面積古樹及后備資源,劃定古樹群及后備資源群,全面查清古樹畝木及后備資源的種類、分布地點、GPS定位、健康狀況、權屬、責任單位(人)及傳說記載等基本情況,一一認真填寫登記表,并從不同角度拍攝照片存檔,包括遠、中、近全景和局部特寫,每株至少四張,同時根據季節變化和生長情況及時進行更新和補充,并注明拍攝時間。
通過數天的普查登記,摸清了我鎮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的家底,為保護管理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萬壽鎮:通向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12-10 ] 下一篇:萬壽鎮:開展工間操活動,提升職工精神風貌[ 12-10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