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老街坊工作室消除矛盾于萌芽
【背景】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區是我市唯一一個保持城市舊貌的居民居住區,社區內以無物業的小區居多,居民居住比較密集,鄰里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糾紛,群眾意見大。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黨建引領,調動多方參與共建共治。一句“老街坊”不僅深度契合了胭脂山老社區的特點,而且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形成了胭脂山社區特有的標簽。社區黨總支精準定位,結合社區現有的社會資源以及人居特點,以進一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的,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紅色引領作用,以和諧治理為突破口,化解小區的鄰里矛盾糾紛,由聯合黨委、社區網格長、法律志愿者三方組成老街坊黨建工作室。老街坊黨建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共調處矛盾糾紛18次,成功率達100%。這一舉措拉近了黨組織與群眾的距離,以最人性化、最接地氣的方式為人民服務,這樣自然就能贏得百姓的信任與好感。有了百姓的信任與支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才能落到實處,“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才能最終實現。
二是人民至上,帶領居民自治自理。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化發展“楓橋經驗”,吸納基層群眾參與到矛盾糾紛化解中來,讓居民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力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黨組織搭建起民主協商平臺,人民群眾主動參與、自我服務、自我提升的熱情越來越高,全面激活了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我們充分發揮‘群眾的事情群眾定,群眾的事情群眾辦,群眾的事情群眾管’的作用,社區的事大家商量著辦,鄰里街坊生活和和美美,居民們住在這里既安逸又舒心。
三是網格管理,做好精準精細服務。目前在社區內,居民通過網格員微信群反映問題早已司空見慣。為了實現社區治理的精細化,形成以社區聯合黨委為核心、以網格員為依托的管理體系。在運行中,網格員對工作中發現的群眾訴求、問題隱患,進行及時高效協調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逐級上報,實行聯動解決。社區還要求網格員做到“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需求在網格中發現,資源在網格中整合,問題在網格中解決。網格員就如一根絲線,通過摸底排查、上情下達和繡花服務,‘穿起’了社區治理的精細化服務。
【經驗與啟示】
胭脂山社區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始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推進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提升社區為民服務能力。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社區治理要從精細處入手,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起,用“繡花”般的精細治理,傳遞社區治理的“民生溫度”,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區:“微經驗”1[ 12-07 ] 下一篇:千秋街道胭脂山社區:市科協領導蒞臨西月城參觀指導[ 12-21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