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她說:“我從來不走這一句話的路!”
她是周秉德,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在總理身邊生活了十多年,是周總理家風的傳承者。
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后,他從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國南疆駐扎了4年。當這支部隊調回內地,又趕上邊境形勢緊張。剛過上幾天“安生日子”的他又被人托“關系”走“后門”送上前線。他是粟戎生,托“關系”走“后門”的是粟裕。
“對黨盡忠終不改,為民報效見初心。井岡之子彪青史,本色光輝主義真”。他是陳正人,這首“井岡之子守初心”就是對他風云一生和紅色家風最好的注腳。
5月11日金集鎮舉辦學黨史“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讀書會,家風連著黨風,家廉才能政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昔孟母、擇鄰處”的故事代代流傳,“上致君、下澤民”的教誨歷久彌新。家教家風,展現的是一個家庭甚至家族的道德風貌,也是每位家庭成員成長、成熟的“指向標”和“定盤星”。
回顧百年黨史,我們無不嘆服老一輩革命家的紅色家風。周恩來夫婦沒有給親屬留下一磚一瓦、一線一物,卻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強的“十條家規”。劉少奇十分重視子女世界觀的改造,要求孩子們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彭德懷常常告訴侄兒侄女們:“想起犧牲的戰友,我們這些人要好好工作。我們死后什么也不要留下,一身清白,就對得起長眠的戰友了。”
學習黨史,重在踐行。對黨史中的優良家風,要當成“紅色養料”,以此加強家風建設、樹牢新風正氣。新征程上,要堅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決同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斗爭,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繼承革命前輩的好家風好作風,當好家庭學堂的建設者、示范者。
上一篇:鮑崗村黨總支黨代表選舉大會順利召開[ 04-22 ] 下一篇:鮑崗村開展黨史知識測試[ 05-19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