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天長市就像伸向江蘇的一塊海綿,不斷汲取長三角地區的營養,正是這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人文優勢,使得這塊充滿希望與活力的沃土注定要走民營經濟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歷屆黨委政府緊扣機遇、因勢利導,將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富民強市的核心戰略,探索出了一條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天長市委書記鄧繼敢說,2020年,我市新增市場主體9800家,新增民營企業2681戶,民企總數達18801家,凈增規上企業17家,規上企業達526家,居全省第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9.3億元,其中民營經濟占比80%,總量位居全省縣級第四,民營經濟稅收占比82.2%,位列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分類考核第一;全國工業百強縣第57位。
構建“大格局”,招大引強見真章
2021年春節剛過,位于天長市的滁州高新區安徽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忙碌起來,投資55億元的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一期設備正陸續進場安裝調試,3月份正式投產。總投資80億元的香港恒通崟乾7GW電池片及7GW組件項目也已完成開工前各項準備。這兩家招商引資企業成功落地,是我市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取得的又一碩果。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頭號工程、第一菜單’理念,不斷強化招商平臺建設,完善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創新招商方式,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天長市副市長周繼安說,該市進一步完善“一個項目,一名牽頭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機制,重點項目“一對一”對接,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節會招商、專題招商、小分隊招商。市委書記、市長帶隊,分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招商。全程跟蹤,優化服務,確保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高效優質推進。
“天長市實施攻堅行動,瞄準發達地區,緊盯央企名企,實現引進一個企業,帶來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群。”天長市經濟協作中心主任蔣躍介紹說,該市圍繞光纖光纜、儀器儀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療器械等優勢產業,以及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主動對接500強企業,招大引強與培大育強并重,招引有實力的外地企業引領帶動新產業、補齊現有產業鏈。“開展產業鏈式招商,力求強鏈延鏈補鏈,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天長還在產業引導、金融支持、集約用地、品牌創建、市場開拓、人才引進、外經外貿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獎勵措施,為外來投資者營造“成本最低、信譽最好、效率最快、回報最高”的優良環境。“我市建立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1+10’政策體系,不論本土企業、還是外商企業,新上項目一視同仁給予政策激勵。2020年兌現各類獎扶資金7.4億元,占年度財政收入12.9%。”周繼安說。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2020年,天長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2個,實現到位資金175億元,其中來自長三角區域招商項目占比達64%。
當好“店小二”,營商環境再升級
光靠良好的區位優勢還不夠,要留住企業,必須要靠一流的營商環境。
從2003年在天長投資一條礦物質水生產線項目開始,今麥郎平均兩年追加一次投資,至今累計投資45億元。“扎根天長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里的營商環境好!”今麥郎飲品(天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天寶由衷地說。
2017年,今麥郎集團在全國同時開建三個標準化廠房,而汊澗鎮的7萬平方標準化廠房,是建設速度最快、投產時間最早的廠房,從此“天長速度”在今麥郎集團出了名。至今每次提及此事,李天寶十分感慨。
“招商干部十張嘴,不如客商一句話。”這是汊澗鎮鎮長俞樹彬的心里話,良好的環境少不了,一流的服務少不了,優惠的政策更少不了。
要土地,2020年我市盤活1900畝工業用地和18萬平方米廠房,創新實施集體土地綜合利用;要融資,組建全省首家科技擔保公司,創新小微企業純信用融資產品“易信貸”;要科研,建成1.7萬平方米人才科創城和省內首家縣級科技大市場,2020年完成技術交易1.6億元,支持企業在大城市設立“飛地型”研發機構,目前已有36家企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地設立研發中心……
為避免惠企政策不落地,2020年以來,我市紀委監委督促責任單位公布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46項,取消調整行政職權11項;推出30項“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提交材料減少65%以上。
“紀檢監察機關以零容忍態度向損害營商環境問題‘亮劍’,從源頭上解決了企業急難愁盼,讓咱放開手腳,全心發展。”天長市尚特杰電力科技營銷副總經理陳慶陽由衷地表示,服務的春風、廉政的清風,讓天長的企業家感受到了清新的營商生態。
“圍繞優化政務服務,我們努力當好‘店小二’,強化企業幫扶,創新建立重點企業幫扶專員、涉企問題清單、領導幫扶‘坐診會診’、重點企業產需對接協調等幫扶制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不斷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天長市委副書記、市長賀家平表示。
破解“用工荒”,企業生產滿負荷
2021年3月8日,仁和集鎮富安電子生產車間機聲隆隆,員工專心致志忙生產。“太感謝鎮領導了!我廠滿負荷生產,完全得益于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看到這一場景,企業負責人感慨不已。
春節后,該企業接到一批外貿訂單,為了趕進度,準備正月初四提前開工擴產,可工人還在家過年,企業火燒眉毛。鎮領導得知情況后,立即商討對策施援手。他們在幫助企業落實老員工立即上班的同時,分頭同市人社部門及市外用工輸出地人社部門聯系,緊急招聘新工人。經過一周的現場辦公,不但企業老員工按時返崗,而且還新招來50多名員工,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仁和集鎮幫企業招工擴大生產只是天長市破解民企“用工荒”問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盡最大努力滿足企業用工需求,保證全市企業滿負荷生產。
“春風送崗”,搭建就業服務平臺。針對春季農民工返城就業和企業用工高峰期,我市精心準備,相繼開展“元宵送崗,職等你來”——“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2021年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天長市科技型企業人才網絡招聘會、天長市“春風送崗”女性專場招聘會等,并在“天長發布”微信公眾號上開設專欄,在“天長網”設立專區,持續發布近5500多家企業的12萬多個用工需求崗位,先后簽訂意向協議10.6萬多人次,9萬多人進企上班。
“組團招聘”,拓寬企業招工渠道。為滿足缺工企業用工需求,我市充分利用在全國建立的勞務合作基地平臺,派出招工小分隊赴河南等地與當地人社部門合作,分別在當地人力資源市場、鄉鎮、村開展招聘活動,并與當地人社部門簽訂勞務合作意向書,為企業招工做好準備工作。我市采取“定向培訓”提升技能促就業等方法,創新開展“招工、培訓、就業”三位一體的崗前技能培訓,千方百計滿足企業用工需求。我市還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提高職工待遇,幫助農民工解決社會保險等問題,引導企業用情感留人留心。
推“四送一服”,精準把脈解難題
“送發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創新項目、送生產要素,服務實體經濟。”春末夏初,由天長市經信局、科技局單位等組成的“四送一服”工作組,深入城鄉企業走訪調研,傾聽訴求,著力解決發展難題。
“現在國家電網要求高壓真空斷路器合閘達到3萬次,目前我們企業的產品只能達到2萬次,政府能否幫咱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安徽中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旭向市“四送一服”工作組求助。
安徽中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低壓開關及成套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及設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走訪該企業時,工作組了解到企業在高壓真空斷路器等關鍵技術轉化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推進速度慢,現場為該企業與省科技學院牽線,搭建合作平臺,助力企業攻克產業發展技術難題。
“有了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咱做企業的信心就更足了。2021年力爭產值過億,同比增長30%以上。”中能電氣總經理盧旭說。
據了解,我市全面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措施和惠企政策,減輕民營企業稅費負擔4.2億元,兌現獎補資金3.2億元,階段性減免民營企業社保費1.5億元;建成企業智慧服務平臺,收集辦結企業訴求246個……我市還率先在省內出臺支持復工復業舉措,推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新政,連續五年獲滁州市“四送一服”考核第一名。
發展有力度,源于服務有溫度。天長市“清單式”“點穴式”的精準幫扶有力,使市場主體如雨后春筍競相破土,力促民營經濟蓬勃向上。
位于天長市楊村鎮工業園區的安徽鑫鉑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鋁合金型材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企業堅持自主研發,所生產的工業鋁材不僅應用于重型裝備,還廣泛應用于新型建材、汽車配件等方面,現已成為國內光伏新能源、軌道交通產業鏈中的主要供應商。2021年1月22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復,2月10日首發上市,股票簡稱“鑫鉑股份”,成為天長首家主板上市企業,開啟了天長A股上市新時代。
上一篇:吳國敏到天長市法院調研督導案件整治[ 07-22 ] 下一篇:天長市召開黨建引領信用村“金融服務進百村” 暨金融供需對接會[ 07-2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