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長訊 (通訊員 宣金祥 張清榮)9月22日,安徽天長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牛湖校區正式啟用,該校區規劃用地1000畝、在校生規模10000人。該校將充分發揮“雙一流”大學人才智力優勢,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孵化等多方面推進校地融合,這是該市推進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天長作為安徽東向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近年來,在人才政策、政產學研、合作平臺、特色活動等方面成果顯著。”天長市委副書記史法勇說,目前,天長已經形成了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致力下好人才發展“先手棋”。
下好“融入”棋,凝聚創新發展合力。今年,天長市以“平臺共建、基金共設、需求共調、項目共施”為基礎,與全國44家高校院所簽訂合作協議,與合肥工業大學、江南大學等12家高校院所共建研發分支機構,共建的合肥工業大學天長技術產業研究院電磁吸收材料與器件、高分子絕緣材料工程兩個實驗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月17日,還與南京大學共建“南京大學天長新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金鐘教授擔任該研發中心主任,研發中心針對當地企業切身需求和技術難點,開展“接地氣”的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研究,引進、匯聚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團隊,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早在2015年,天長市就投資興建了占地16.4萬平方米的天長人才科創城,將技術產業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公共服務、企業孵化等五大功能有機整合,被列為滁州市十大創新平臺。截至目前,該科創城已入駐11家高校院所、8家科技服務機構、6個高層次人才項目、2家專業孵化器。在南京、上海等長三角城市設立多個人才驛站,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政策和供求信息咨詢、就業創業咨詢和輔導等一站式優質服務,并通過人才驛站橋梁,引進了100多名高層次人才。
下好“激勵”棋,培育產業發展動力。建立“1+N”政策激勵體系。2020年,出臺產業類人才激勵政策(簡稱為“千秋英才15條”),凡國家級領軍人才在天長創辦企業,市政府給予80萬元的創業補助,每月發放5000元的特殊津貼;在天長購房的,還能獲得60萬元的購房補貼……由此大力推進“人才+科技+產業”模式,實現“引進一名人才,帶動一個產業”的目標。截至目前,共引進院士10名、國家領軍人才21名、重量級人才團隊16個,博士及副高職稱121名。特別是近兩年,引進的20多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中80%來自于長三角地區。
持續開展企業產業人才招引進校園活動。今年先后在南京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舉辦10多場企業產業人才校園招引活動,100余家儀器儀表電纜和電子信息的規上企業、高新企業積極參與,成功接洽產學研合作項目3個,本科及以上高層次人才與企業初步達成意向的有1100余人。
下好“創新”棋,挖掘創業發展潛力。“我市始終堅持將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將人才作為發展的第一資源,在創新能力提升、人才招引培育方面久久為功,努力探索人才科技創新‘天長之路’。”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林說。
連續30年成功舉辦人才科技節。去年的人才科技節上,天長與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簽訂政產學研合作協議,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紛紛簽約落戶。
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智造”長三角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近百個優質項目報名參賽,最終20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獲獎者武少禹博士的高性能滲透膜研發項目、國家級領軍人才楊大偉的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均成功落戶天長。
上一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牛湖校區舉行新生開學典禮[ 10-07 ] 下一篇:《安徽先鋒微訊》安徽天長:黨建引領信用村,書寫振興新篇章[ 10-09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