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天長市張鋪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導向,以發展為重點,強功能、建特色、亮品牌,加速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村發展模式,為新型農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增長提供思路,打開鄉村振興新格局。
黨建引領,聚力經濟發展,打好村企聯建“功能牌”。張鋪鎮一直以來側重于以非公企業發展促鄉村振興為基礎,突出重點示范作用,以八墩村為張鋪鎮鄉村振興主戰場。先后引進7家企業,其中有3家規上企業,為當地村民創造約300個就業崗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張鋪鎮黨委結合所有規上企業成立“聯合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建成果共享、經濟發展共商、村企管理共治、文化活動同樂,最大程度調動了黨員、員工和村民的思想積極性和工作主動性,使得村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50萬元“大關”。
特色種植,擊破產業瓶頸,打好農業發展“重點牌”。在黨建引領和政府扶持下,張鋪鎮尋找產業突破口,發展新型農業,圍繞“效益最佳、種植最易、風險最低、發展最旺”為導向,引入特色種植產業,鼓勵村民、農戶不斷學習鉆研種植技術,為本村農業發展提供動力。張鋪鎮優菜生態農莊率先發展特色產品紅心火龍果,改變了現有農業的僵局,讓原有農業逐漸發展成為集采摘-旅游-生態于一體的新型農業。“我們火龍果現在是試種的第二年,產果就能達到約3萬斤左右!同時我們運用線上線下‘二合一’模式進行銷售,每年可增加經濟收入20余萬元。”優菜生態家庭農場負責人王金川笑著說。
擦亮品牌,鋪平致富之路,打好口碑宣傳“成效牌”。張鋪鎮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強化新型農業主體品牌意識,深挖農產品特色內涵,通過品牌建設的帶動作用,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千秋牡丹節”是張鋪鎮向外界遞交的第一張名片,從2017年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牡丹節,共吸引游客10余萬人,通過各品種牡丹植株的售賣和附帶產品的銷售,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每年可增加種植戶收入30余萬元。借助“千秋牡丹節”的熱度,張鋪產業有了“曝光”的機會,“千秋木瓜”“千秋無花果”等,不但聲名在外,口碑也得到廣泛認可,不僅如此,農產品的銷路也得到拓寬,吸引許多外地人慕名而來,真正做到產得出來、賣得出去。(聶曉蓉 沈書琴)
上一篇:張鋪鎮八墩村開展林長制巡林工作[ 11-05 ] 下一篇:2021年滁州市瀕危劇種洪山戲公益性演出走進張鋪鎮[ 11-03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