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放。在天長市廣陵街道祝澗村的小游園里,不少黨員群眾或團坐回廊下,或聚在議事廳下,與村干部拉家常、話發展。“說說最近遇到的煩心事,共同商量村內的大事小情。”該村黨支部書記錢曉軍說道。
這是天長市廣陵街道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解決基層黨組織聯系黨員群眾不緊密、不經常,黨員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不高的問題,全面建立了“黨群連心”工程,通過建立常態化聯系黨員群眾服務機制,創新聯系服務群眾載體,著力打造特色黨建服務品牌。
面對面,與黨員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
“以前無物業小區環境衛生光靠社區管,人手不夠,有心無力,虧得聯合黨委為我們出人、出力、出錢、出主意,合力解決了社區難以做成的許多大事和難事!”該街道沃公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田玉蘭不禁感慨道。
為增強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近年來,廣陵街道實施“黨群連心”工程,暢通問題反映渠道,了解民情民意所向。該街道永福社區在駐區單位、社區陣地、商鋪店面、物業小區、老舊樓院等區域發放意見征集表,社區干部、樓棟長、網格員在微信群傾聽民聲、收集訴求,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擴大民意收集渠道,全面收集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的意見建議,將收集整理的“難點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加以解決或上報街道及主管部門攜手解決。
去年以來,該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帶頭建立黨支部聯系點13個,走訪黨員群眾1200人次,征求意見建議370余條,制定整改清單260項。
心貼心,把工作做到黨員群眾心坎上
天長市廣陵街道潯河社區是個典型的“老齡社區”,不少老人日間無人照料、就餐不規律、精神孤獨等問題突出,而這種現象在其他村(社區)也普遍存在。為此,該街道以潯河社區試點領辦“社區大食堂”的形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配餐和日間照料服務。組織社區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義務幫廚,讓社區70歲以上老年人以遠低于市場的惠民價,就能吃到葷素搭配、營養可口的自助餐。該社區黨組織書記張永明介紹:“通過財政資金支持、社區無償提供場地以及志愿服務等形式,解決社區近300多名老年人吃飯問題,這項舉措既暖了群眾的胃,也暖了群眾的心。”
只有付出真心,才能贏得真心。近年來,該街道結合群眾現實需求,緊密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推出一批工作載體,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該街道在市級成立困難黨員關愛基金的基礎上,通過資金幫扶、購買項目、產業幫扶等方式,加大困難黨員幫扶力度。依托聯合黨委下沉社區機制,下沉機關和企事業干部黨員300余人、服務事項20多項,配備樓棟“紅管家”160人,實現小事不出樓道,大事不出社區。曙光社區打造的“孺子牛”志愿服務品牌,引導黨員認領服務項目35個,為群眾提供環境治理、義診護學、文化宣傳等服務。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該街道廣泛實施“敲門行動”,120余名黨員敲門入戶為群眾代辦幫辦各類服務事項160個,為30名年老體弱黨員上門送學,打通了服務黨員群眾“最后一公里”。
實打實,吹響黨員群眾干事創業集結號
不久前,在廣陵街道長亭村700畝無公害粳糯生產基地里,該村預備黨員示范戶陳林祥正手控無人機遙控器,開展收割前的最后一次無人機植保服務,放眼望去,呈現出一片金黃色的豐收景象。“能有今天的生產規模,全靠村黨總支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大家積極爭取了好政策——5000畝“千億糧倉”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陳林祥滿臉笑容道:“最重要的是銷路不愁,保底一年能掙10多萬,再也不用拋家舍業出去打工了!”
天長市廣陵街道把“黨群連心工程”作為凝聚黨員群眾合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抓手,在組織引領上取得實效。整合各類創業扶持基金,支持160余名黨員群眾創新創業,村(社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20家,輻射帶動50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連心橋”,共建黨群“同心圓”。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示范效應,天長市廣陵街道讓“我為群眾辦實事”變成實打實的服務措施,吹響了干事創業集結號,共建了黨群“同心圓”。
上一篇:天一社區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演練[ 11-12 ] 下一篇:廣陵街道:路燈點亮百姓心?群眾滿意送錦旗[ 11-1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