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營村位于汊澗鎮西南約10公里,有26個村民組,共858戶,全村總人口3021人。張營村黨總支下設張營、鮑營2個黨支部,5個黨小組,現有71名黨員。
一、召開代表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
2020年4月,黨總支書記楊玉成召開全體村民代表會議,在大會上,楊玉成書記向大家通報了《汊澗鎮關于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實施方案》并進行解讀,村民代表積極發言,紛紛表示,近年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設沒有及時跟進匹配,導致傳統思想蔓延,鋪張浪費、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現象進一步蔓延。為遏制此不良現象,張營村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完善村規民約,把移風易俗內容納入其中;二成立紅白理事會,統一全村紅白喜事標準,消除攀比風。三是籌建喜慶堂,集中辦理中心村紅白喜事。
二、建成喜慶堂,制定標準,完善制度,把文明新鄉風吹進千家萬戶。
張營村喜慶堂于202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我市唯一一個新建且面積達1000㎡的集文明實踐站、日間照料中心、喜慶堂為一體的綜合場所,內部設施齊全,功能完備,能容納300人就餐。喜慶堂供村民免費試用,免費水電費,使用過后恢復原狀即可。張營村隨后發放了《致全體村民的一封信》,倡導推進文明鄉風,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黨員帶頭。中心村范圍內所有的婚宴集中在喜慶堂辦理,不允許搭喜棚。在紅白理事會的組織下,街坊鄰居每戶出一個志愿者參與幫忙,不隨“份子錢”,其他近親屬隨禮不超過200元。《一封信》在群眾中引起了積極討論,紛紛表示“本該如此”“早該如此”。
2021年7月-10月,喜慶堂承辦婚宴5場,在這幾場里,全體村民嚴格按照單方宴席控制在15桌內,隨禮不超過200元等規定,街坊鄰居送上祝福語,積極參與到婚禮籌備服務活動中去,有效的減輕了村民的負擔,節約社會資金近5萬元。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
三、鞏固成果、自我加壓,探索鄉風文明新模式。
充分利用喜慶堂的場地設備,張營村整合各類資源,籌建日間照料中心,為村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個吃飯、休閑、娛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好場所。今后張營村將進一步強化管理,充分發揮好文明實踐站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的作用,為張營村村民提供更優質服務。投入使用后,本著節約資源,長效運營的理念,計劃將對60周歲至70周歲每餐收取8元,70周歲至80周歲的每餐收入6元。80周歲至90周歲以上每餐收取4元,90周歲以上的免費。超出費用由村集體經濟承擔,讓張營村老人先一步享受到村集體經濟壯大的紅利,弘揚敬老愛老的光榮傳統。有效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
(汊澗鎮 朱云峰)
上一篇:汊澗鎮: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 11-24 ] 下一篇:汊澗鎮多措并舉助力鄉村振興[ 11-30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