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益事業政策好,生產生活條件改變了”“獎補自籌聚資金,修路灌溉亮化村”。村頭一條條的標語,描繪出了天長市秦欄鎮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政策的惠民實效。近年來,該鎮將民主議事、特色產業、村居環境等元素融入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中,構筑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
項目合民意,村民說了算。早春三月的一天,太陽初升,四十幾位村民議事代表就將天長市秦欄鎮花園村村委會擠得滿滿當當。今天大家要代表村民議定農村公益事業項目。“陳書記,這些年村里的路都修得差不多了,大伙都想建個廣場,讓老百姓鍛鍛煉,跳跳廣場舞。”村民代表劉加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提議剛一說出口,會議室里一下就“鬧開了鍋”——“對呀對呀,新村部建好了,門前每個廣場太不美觀了。”“大伙生活富裕了,也給我們搞點文化生活。”
一直以來,該鎮把農民民主議事、民主決策,作為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環節。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讓農民群眾成為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主人,是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工作的“靈魂”。實施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政策,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完善議事程序,規范議事制度,始終堅持做到:項目確定實行農民自主決策,尊重農民自主權;項目資金使用實行公示制,尊重農民的知情權;項目實施實行民主管理,尊重農民的參與權;項目管護實行民主協商,尊重農民的監督權。堅決杜絕鎮政府或干部自作主張、大包大攬、包辦代替等違背農民意愿的行為。
政策能落實,資金有保障。2018年,財政獎補資金107.2萬元,村民自籌1.48萬元,完成了秦欄鎮焦澗村渠道襯砌等6個村的項目工程;2019年,財政獎補資金128.03萬元,村民自籌2.02萬元,完成了秦欄鎮聯盟村水泥路等7個村的項目工程;2020年,財政獎補資金124.29萬元,村民自籌0.31萬元,完成了秦欄鎮聯合村路燈建設等6個村項目工程;2021年,財政獎補資金104.07萬元,村民自籌0.23萬元,完成了花園村便民廣場等4個村的項目工程。
秦欄鎮是天長市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工作的一個縮影。從開展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工作以來,上級財政提供了持續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形成了“政府獎補資金引導、農民自愿籌資籌勞、籌補結合多元投入”的格局。市財政以上年市統計年鑒鄉村人口數為基礎,采取定額補助的方法安排財政獎補資金,并將上年決算審計扣減的獎補資金數額合并下達。鄉鎮也按上年統計年鑒鄉村人口人均1元的標準安排獎補資金,列入年初預算,并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同時結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工作需要,獎補資金分配向相關村傾斜。
監管有力度,項目顯成效。為項目建設質量得到保障,建立督查機制。建立財政、審計以及群眾等多主體參與,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并行,事前、事中檢查和竣工驗收檢查等多環節監管的監督檢查機制,實行項目決算審計制度,所有項目決算必須經過審計后,方可進行資金支付,未經審計的項目,不得進行項目資金結算。同時,充分利用“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系統”平臺,對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資金全面實行“信息通達、公開公示、抽查巡查和信息反饋”制度,按項目建立資金監管臺賬和資金支付臺賬,確保資金籌集到位、項目實施到位、監督檢查到位。同時,按照《天長市關于加強村級公益設施管護的意見》和《天長市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管養維護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項目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明確責任人員,簽訂管護協議,切實將項目管護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農村公益事業項目效益。
順民意,解民憂。實踐證明,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政策,是一項農民知曉度高、參與度強、認可度大的惠民政策,符合新時代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它就像一場及時的春雨,滋潤了農村大地,激發了農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情,并對統籌城鄉發展、大力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來源:秦欄鎮 董智祥)
上一篇:不負春光 抬頭前進[ 03-04 ] 下一篇:秦欄鎮:召開2021年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 03-04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