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集鎮向陽社區位于天長市鄭集鎮集鎮中心,轄區總面積10平方公里,轄33個居民組、人口5365人,耕地面積8000多畝,以種植業和文化產業為主。社區“兩委”現有11人,黨總支現有黨員90人,下設2個支部、4個黨小組。2014年度被評為省級“美好鄉村”重點示范村。2018年,作為全市16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試點村之一,率先開展社區治理實驗,以黨建引領、多方參與、協商共治的農村社區治理機制成效,為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協商治理委員會領導組,協商委員會在社區兩委領導下開展議事工作,書記擔任協商委員會主任,33個居民小組連片劃分成四個協商委員會小組,組長由黨員擔任。協商委員會小組自成立以來,四位黨員組長堅持“將黨建協商會議開在田間地頭”的思想,長期深入所轄居民小組,一方面可以將“黨建引領 協商共治”相關理論和政策宣傳至群眾耳中,二來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群眾的矛盾,讓群眾了解協商政策,熟知協商流程。今年元旦,轄區信訪老戶胡某在了解了社區“黨建引領 協商共治”的相關方針政策后,主動通過協商流程,將自家的廢棄老房申請了拆遷。讓“信訪戶”變“信任戶”,讓“困難戶”在鄉村振興中“一個不掉隊”。
二是夯實平臺基礎。設立向陽社區協商議事廳,協商議事微信群,下設的協商組織議事場所在居民組。設立社區治理專欄,專欄里設有回音壁,對于群眾的訴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設立紅黑榜,表揚先進、鼓勵落后,目的是利用輿論力量促進自治和德治相結合。2020年秋,社區承包大戶林某,在明知秸稈禁燒的相關政策前提下,依然將自己收割后的承包地點燃焚燒造成大氣污染。社區協商委員會立即召開議事會,對林某給予相關處罰的同時,并將其行為張貼于社區公開欄的“紅黑榜”,以此引以為戒,警示群眾。
三是落實“一抓雙促”。協商治理緊緊圍繞“黨建+信訪”課題,不斷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社區扶貧監測對象董某家的入戶道路年久失修,本人年事已高其獨子也年齡尚小,每逢雨雪天氣董某山一家就難以出行。為其父子倆修建一條“回家路”成為了社區兩委的“心頭事”。因修建道路會影響到周邊居民的菜園等土地,經社區協商委員會協商,形成統一補償意見,最終此項脫貧攻堅工程得以順利開工。社區所轄崇前與崇后隊,是社區的“糧倉”,更是務農群眾的“錢袋”,沃野千里一望無際。由于其隊組內下埋灌溉涵管淤泥堵塞,而涵管更換過程中會影響到組內居民的出行。經社區協商委員會與相關群眾的協商,最終形成修建一條簡易便道供受影響的群眾出行的方案,涵管更換這一鄉村振興工程最終得以順利開工。
鄭集鎮積極探索適合基層實際協商治理的新路子,以黨建引領自治,實行法治,弘揚德治,做到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更好地凝聚共識,讓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鄭集鎮 董兆福 崇昕鑫)
上一篇:鄭集鎮:扎實開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動[ 05-10 ] 下一篇:鄭集鎮:防溺水工作把牢“四個抓手”[ 05-13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