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天長市新街鎮(zhèn)李坡村,剛剛翻耕過的水田散發(fā)出泥土芬芳,田野間的鳥鳴聲與插秧機轟鳴交織成夏日豐收交響曲。李坡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農機手唐世國坐在插秧機上,歡快地來回奔忙。霎時間,一片片新綠在田野里蔓延開來,一行行整齊有序、間隔適中的秧苗在陽光下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唐世國笑著說:“今天上午4個半小時,我已經插了19畝地,機插秧比人工插秧效率更高、產量更高。”
不遠處,一塊塊金黃麥田里,合作社的收割機大口“吃”進麥穗,“吐”出金黃飽滿的麥粒,助力夏糧“顆粒歸倉”,一片繁忙的景象,承載著豐收的希望。
“我們合作社現(xiàn)有各類機械30臺(套),覆蓋糧食‘耕、種、管、收’全過程。附近種田的大戶和小農戶都與我們建立了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他們不用下地就能把田種好。近年來,我們合作社積極向外開拓市場,最遠服務到廣東省”,唐世國自豪地說。
談起農機的好處,石廟村90后“新農人”陳孝紅如數家珍:“現(xiàn)在機械越來越智能,我從手機上就直接就能看到他們每天完成田畝數,非常方便。我們有插秧機、運秧機、烘干機、農用貨車、無人機及抗旱設備等33臺(組),耕、種、收、植保全部機械化作業(yè),極大降低了勞動強度。”陳孝紅是陳忠連家庭農場財務會計,2016年從外地辭職返鄉(xiāng),專心幫父母打理農場。
“機械強農”是安徽省今年重點推進的一項行動。該鎮(zhèn)圍繞引導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吸納社員、添置機具,邀請市農機管理部門舉辦農機手培訓,牽線搭橋讓負責人外出學習技術,積極幫助申報項目等多種方式,積極扶持懂技術、有能力的農機大戶(合作社)擴大農事服務,積極探索出一條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全鎮(zhèn)現(xiàn)有各類專職農事服務的農機具820臺(套),水稻、小麥種植已基本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作業(yè)。李坡村農機專業(yè)合作社、陳忠連家庭農場等農機大戶(合作社)單體服務面積均達到1萬畝以上。陳忠連還帶動附近8個農戶(大戶)開展代育代插服務,產品外銷至來安、六合、盱眙、金湖等周邊縣城,服務面積近1.5萬畝,成為遠近聞名的育秧基地。
(來源:新街鎮(zhèn) 胡玉萍)
上一篇:敬生命、防溺水——市紅十字會進新街中學培訓防溺水知識[ 06-13 ] 下一篇:新街鎮(zhèn)“三舉措”推進田長制工作走深走實[ 06-1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lián)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