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只是反映一下新上項目急需人才技術支持的情況,組織部領導就第一時間來企業走訪調研,還主動幫我們聯系合肥工業大學的專家教授,用了不到10天的時間就解決了技術難題,解了燃眉之急。”近日,晶鋒集團董事長許義彬談及市里正在開展以“進企業門、解企業困、幫企業忙、促企業進”為主題的“百干訪百企”活動時贊不絕口。其實,這只是安徽省天長市招才引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海納百川,建立“強磁場”
走進位于安徽省滁州高新區的普利斯特測控技術(天長)有限公司,展廳里大大小小的國產工業傳感器琳瑯滿目。2021年初,懷揣10項專利授權的國家工業傳感器行業領軍人才牟恒來到天長創業,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當初,天長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專程找我,詳細介紹天長的產業優勢、人才政策、營商環境,當時就讓我產生來天長創業的沖動。項目剛一落戶,市里就給我們提供了裝修一新的標準化廠房,還給予人才資金支持,為初創期公司輸送了寶貴血液。”牟恒回憶道。天長周到貼心的人才政策,解創新創業者后顧之憂。
“凡高層次人才來天長發展創業,我們都要第一時間兌現創業、生活、購房等各類補助,形成求才若渴的‘強磁場’效益。”天長市委書記賀家平表示。天長大力開展多層次人才招引,定期組織“院士天長行”,特聘趙國屏、譚久彬、章偉等5位院士擔任天長產業發展顧問。實施“鳳還巢工程”,每逢重要節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要帶頭走訪,熱忱歡迎天長籍在外人才回鄉創業發展。近3年,引進院士15名、國家級領軍人才25名、博士及以上高層次人才220余名,吸引150名天長籍人才回鄉創業。
廣開渠道,鑄造“加速器”
連續三年獲得滁州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安徽省“特支計劃”第四批創業領軍人才的唐開健是天長市返鄉創業人才。在市人才辦負責人的“牽線搭橋”下,唐開健帶領創業團隊與南京大學材料學院、中國科學院南京材料科學研究院合作研發,借助智能裝備技術,一舉突破軌道車輛結構高端鋁合金型材制造“卡脖子”難題。“這些都是在政府幫忙、院所專家給力下,企業自主研發,擁有完全知識產權。”唐開健自豪地說,他的公司已于2021年2月10日成為天長市首家A股上市企業。
近年來,天長聚力打造公共研發、校企合作、創新創業三大平臺,探索“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的政產學研合作模式。該模式入選2021年度安徽省十大原創性改革經驗。
去年9月22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長金牛湖校區正式啟用,與全市多家大型企業在校內共建研究院。在省內成立了首家縣級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天長市智能裝備及儀表研究院,吸引了南京大學、中科院、合工大等14家高校院所入駐,56名專家教授長期為天康、天大、鑫鉑等50多家重點企業提供技術攻關服務。市政府還設立2000萬元的智能裝備及儀表研究院專項資金、2000萬元的產業創新引導資金,推動300余家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全市省級以上研發平臺達68家,其中院士工作站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9家。
暖心服務,當好“店小二”
在天長市楊村鎮工業園區,海歸博士李永軍正帶領同事檢查著智能微電網運轉情況。5年前,在家鄉招才引智政策的感召下,他選擇回到天長發展,創辦了安徽尚特杰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非常感謝市領導對我們企業的對接幫扶,企業才能快速發展。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億多元,納稅近800萬元。”說到企業的成長進步李永軍心存感激。隨著公司越做越大,李永軍還將自己的老師,國家級創新領軍人才楊立友團隊引薦到天長,創辦安徽山迪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發展光伏產業。最近,楊立友團隊成功榮獲在皖創新創業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A類(1000萬元)資金扶持,成為天長市“鳳還巢工程”及以才引才的成功范例。
持續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環境,連續30年舉辦人才科技節。認真落實黨委聯系專家制度,扎實開展“百干訪百企”活動,安排38名市領導聯系148名優秀人才,近100名企業服務人才專干定向幫扶218家人才企業,全心全意當好“店小二”。
“我市是全省人才工作十強縣,連續兩年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分類考核第一,擁有全國經濟、創新、綜合實力等七個百強縣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人才。只有政策優、環境好,才能匯聚八方英才。”賀家平表示,下一步,天長市將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毗鄰地區優勢,全面做活人才興業大文章,為持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來源:張清榮 宣金祥)
上一篇:我市召開“優環境 穩經濟”現場接訪收集問題辦理推進會[ 06-21 ] 下一篇:天長組工信息107期[ 06-24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