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農村,長于農村,求學在外,農村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田野、鄉音,不熟悉的是村民、村情。從剛入村時的“笨手笨腳”到現今的“熟門熟路”,這巨大的變化離不開我在村的第一位導師-千秋街道戴壩村村書記。我的導師是一位退伍軍人,在村工作已20余年,但仍舊充滿工作激情。
熟悉是走出來的。戴壩村是個圓,S204省道把這個圓一分為二,咱村部就坐落在中心位置。這是剛到村時,村書記介紹戴壩村地形時說的話。看著我似懂非懂的眼神,村書記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每當入戶、巡查、處理矛盾糾紛時,書記總說,小姚,走,帶你認識一下我們戴壩村。雪天去戴壩組、孔莊組、裘莊組等看望孤寡老人;節假日時去從崗組、老營組等慰問五保戶;林崗組、毛莊組、新建組的矛盾糾紛調解我也參與過;夏日防溺水宣傳任務帶我跑遍了村內大大小小的池塘。在村書記的帶領下,我已對戴壩村熟門熟路,腦海中可以畫出圓形的“戴壩地圖”
交情是嘮嗑嘮出來的。戴壩村共有486戶2023人,對剛入職的我來說,都是陌生人,卻也是以后最需要打交道的人。每每有村民來村部辦事,村書記都會詳細給我介紹這是某某某,哪個組,家里幾口人,做什么工作的。每當有入戶工作時,村書記也會主動帶我去老鄉家里認認門、嘮嘮嗑,加深村里百姓對我的印象。書記常說,在路上看到村民主動打招呼、聊聊天,是拉近與村民關系的好方式。在村書記的教導下,我勇于嘗試,一有機會就去村民家嘮嘮嗑,了解其家庭情況以及生活狀態。漸漸的我也從“這個小姑娘是誰”變成了大家都認識的選調生-小姚
成長是實踐得來的。入職第一天,村書記就向我介紹了戴壩村整體工作情況,讓剛出“學校門”進入“工作門”的我對基層工作有了初步認知,此外,循序漸進帶著我參與村內日常事務,逐步提高我的基層工作能力。如:參與戴壩村俞莊組與孔莊組水泥路修建工程,讓我了解到村內道路修建從上報申請項目、溝通協調、整理路基到工程完工的完整流程。參與戴壩村林崗組滾水壩修復工程,書記帶著我一起協調安撫林崗組因滾水壩無法使用而著急焦慮的群眾、同時積極與原始施工方聯系,經多次協調溝通最終落實滾水壩修復工程,極大提高了我的群眾工作以及應急處突能力。
上一篇:千秋街道戴壩村:召開迎接黨的二十大慶祝黨的101周年黨員大會[ 07-01 ] 下一篇:千秋街道戴壩村:開展夏季夜間治安巡邏[ 07-0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