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天長市聚焦基層黨員群眾所需,更新理念思路,切合黨員群眾所需,創新機制方法,久久為功、持續用力,聚力打造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推動制片工作全面提升。
錨定黨員所需,找準創作方向。一是吃透精神,找準發力點。每屆全國、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結束后,及時組織全市制片骨干隊伍進行專題研討交流,并邀請制片聯盟單位專家進行剖析,認清差距,明晰方向。每年初,圍繞全省制片工作要點進行論證分析,選準方向,持續發力。二是發掘需求,找準落腳點。市電教中心常態化深入基層調研,尋找線索、挖掘事跡、選樹典型,并聽取基層黨員群眾意見建議,做到有的放矢。每年初,召開全市黨員教育電視片線索征集座談會,堅持好中選優,廣泛征集一線素材,拓寬制片渠道。同時,將制片工作納入基層黨建綜合考核內容。三是做好結合,找準閃光點。結合每年組織工作重心,精心策劃選題。如為助力全面深入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策劃制作了《黨建聚心 信用“變金”》系列微動漫,詳細闡述了這項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具體操作等,成功被納入省市聯合攝制重點題材黨員教育電視片,并榮獲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二等獎。
創新工作機制,建強制片隊伍。一是建立聚力攻關機制,從市委宣傳部、市融媒體中心等抽調優秀的撰稿、拍攝、編輯等專業人才組建制片小組,邀請有關制片專家上門指導,聚智聚力強化專題片腳本創作、視頻編輯能力。截至目前,自主拍攝的典型事跡片、農村實用技術片等各種類型黨員教育電視片達70余部。二是創新借力合作機制。把制片經費列入年初預算,采取合作拍攝、技術外包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組建有專業影視公司參與的聯合制片骨干隊伍,先后制作完成重點片9部。其中,榮獲全省黨員電視片觀摩評比二等獎3部、優秀作品獎1部。成立制片聯盟,組建專家評審團,建立視頻共享資源庫,集全市之力推進教學資源建設。截至目前,制片聯盟成員單位已有23家,專家評審團達31人,收集各類教學視頻124部。三是健全能力提升機制。持續加大制片隊伍專業培訓力度,每年開展制片骨干業務研討交流不少于2次,先后選派26名制片骨干參加省、市各類制片能力提升班。在拍攝制作每部重點片時,必邀專家全程跟蹤指導,不斷提高制片骨干隊伍的策劃、攝像和后期制作等能力,做到“學用相長,知行合一”。
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教育精品。一是精心選題重策劃。建立黨員教育電視片選題論證機制,針對典型事跡、紀錄片、培訓片等不同類型選題,邀請市委黨校、市委黨史研究室等有關方面專家進行反復論證,確定選題。培訓片《芳塘明珠 芡實》在立項之初分歧較大,大家認為芡實是水生植物,生長周期長,拍攝難度大。經反復論證,認為通過此片會對天長芡實產業發展有較大推動作用,最終通過兩年時間的跟蹤拍攝,最終在第十五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二是出臺制度定標準。建立《電教片制作規程》《電教片審核制度》等制度,堅持問題導向、精品導向、匠心導向,定期邀請主創人員、基層參與人員、評審專家召開制片工作評審會,按照“審片—修改—再審—再修改”的程序,積極征求意見建議,揚長避短,力求作品鮮活接地氣,精煉有內涵。三是強化品質出精品。明確拍攝要求,強化精品意識。在制片過程中,要求攝制組必須深入一線,貼近生活、挖掘真實,總結提煉先進典型中蘊含的精神本質。如在《淬火青春——抗大在皖東》拍攝過程中,攝制組先后赴上海、南京、北京、南通等地,通過大量采訪,深入挖掘抗大八、九分校史實,最終該片成功入選2022年度省市聯合攝制重點題材黨員教育電視片。通過持續打造黨員群眾喜歡的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真正做到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來源:天組電教 張清榮)
上一篇:天長市鄭集鎮:守正創新 推動遠教工作高質量發展[ 12-17 ] 下一篇:天長市:“四個強化”推動電教遠教工作提質增效[ 08-26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