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先鋒網>> 先鋒動態>> 先鋒動態>>正文內容

天長:讓“三公里”就業圈看得見摸得著

發布時間:2022年09月14日  來源:

為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社區居民就近就業、人力資源精準匹配,解決社區“三公里”范圍內困難群體就業不充分、市域范圍內勞動力用工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今年以來,天長市實施“四大行動”、推進“五大工程”,傾力打造“三公里”就業圈,著力解決就業招工“兩大難題”,通過“挖掘潛力、外引擴容、吸引回流、提技增能、線上線下”五條路徑,織密就業幫扶“一張網”,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暖心服務,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實施“四大行動”

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行動。抓住高校畢業生秋招黃金期,開展“千企百校”集中云招引活動,將云平臺和重點企業用工需求,通過第三方平臺推送至全國700余所高校,擴大信息宣傳覆蓋面。強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通過開展政策宣傳、職業指導、推薦就業崗位、創業培訓、技能培訓、組織參觀優質企業等幫扶就業活動,力爭使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充分利用部、省、滁州市平臺組織市內重點缺工企業參與各類校園專場招聘會。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各項政策,從優化供需對接、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扶持等方面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社保領域助企紓困行動。實施“降、緩、返、補、擴”組合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降,即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費率按1%執行。緩,即針對餐飲、零售、旅游、運輸等特困行業企業,緩繳社會保險期限不超過1年,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返,即2022年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按50%、中小微企業按90%比例進行返還。補,即2022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900人次,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2000人次,預計發放各類培訓補貼300萬元以上。擴,即失業補助金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按照規定給予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給予2000元一次臨時生活補貼。

“診千企、優環境、促和諧”兩年行動。加強企業和職工協調勞動關系能力建設、政府調整勞動關系能力建設和社會組織參與協調勞動關系能力建設,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全市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助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2022年,完成規上(限上)企業規章制度合規性診斷、法律法規宣傳、用工服務指導120戶以上。2023年,完成全市所有規上(限上)企業診斷、服務工作,規上(限上)企業全部達到和諧勞動關系示范企業認定標準。

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維護公平、規范、競爭、有序的就業環境,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整頓“四項行動”:以打擊“黑職介”為重點,清理非法人力資源服務活動;以打擊虛假招聘為重點,規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行為;以打擊就業歧視為重點,查處用人單位招聘違法違規行為;以打擊侵害勞動者人身財產權益行為為重點,嚴懲與職介相關違法犯罪活動。

推進“五大工程”

“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工程。大力開展“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幫助城市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便捷掌握就業政策、就業崗位招聘信息等,達到“三公里”內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實現就近就業。鼓勵開發更多靈活就業、新形態就業崗位,滿足社區居民不同就業需求。8月底,完成對12個城市社區人力資源信息登記和周邊個體工商戶等實體崗位需求摸排,及時精準推送給社區居民。

網絡化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中心,以零工驛站為載體,打造網絡化就業服務體系,增強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職能,將就業服務增容、就業陣線前移,打通政府、企業與求職者的信息壁壘,讓勞動者享受更加優質的就業服務。與第三方聯手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時跟蹤了解就業動態數據,形成矩陣化聯動體系,實現區域就業閉環。探索推廣求職用工APP小程序,讓勞動者求職更加方便快捷、企業用工更加精準高效。按照“五五”打法,持續推進“政府+園區+企業+市場”幫招模式,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建立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落實用工包保責任制,緩解企業用工難題,促進勞動者就業。

重點群體就業擴容提質工程。每年募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400個以上,確保每一名有見習需求的未就業畢業生都能夠參加見習活動。2022年,再開發250個短期就業見習崗位,安排未就業畢業生開展3-6個月就業見習、參與疫情防控等服務;積極落實編外教師、勞動合同制員工等政策性崗位招錄(招聘)工作。

針對就業困難群體,鼓勵市內有影響力的企業開發公益性崗位,對確實難以實現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第一時間推送到設置公益性崗位的單位,做到認定一位幫扶一位,2022年開發公益性崗位380個,實行托底安置,確保每一位有安置需求、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員都能得到安置。2022年,在各鎮街、社區(行政村)開發疫情防控員、安全信息員、交通文明勸導員、環境監督員等臨時性專項崗位250個,安置有就業意愿的因疫情等原因失業人員,根據工作任務和工作時間,由市財政資金給予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針對農民工群體,扎實推進“兩強一增”工作,2022年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2000人次以上。為有需要的農民工免費提供1次職業指導、3個適合的就業崗位信息、1個培訓項目。失業農民工可在戶籍地、常住地、就業地、參保地進行登記,享受均等化公共就業服務。密切關注受疫情影響從滬蘇浙等地返鄉農民工情況,通過本地消化,引導盡快實現就業。

針對退役軍人群體,開展退役軍人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就業起航”行動,組織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舉辦專場招聘會不少于2次,拓寬就業渠道,精準提供創業指導、就業援助、職業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每年培訓120人,促進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

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圍繞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和勞動者就業需求,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22年開展補貼性培訓5900人次以上。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加快天長市技師學院申辦進程,支持企業舉辦技工院校,穩步擴大系統培養技術工人規模,提高高級工培養比例,每年穩定向社會輸送600名以上合格技術工人。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天長市高級技工學校(天長市工業學校)開展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短期培訓,為企業“量身打造”技能人才。鼓勵企業在相近或社會通用專業中選拔在校生組成“訂單班”,根據企業需求組織教學,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開設“新型學徒制班”,打造“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業與院校雙師聯合”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以企業、學校、社會評價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引導企業將評價結果與待遇掛鉤,多方位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年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0人以上。

人力資源產業園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核心產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2022年達到15家,2025年達到50家。結合天長市實際情況,建設一個專業性、行業性的市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積極構建“一個園區+一批平臺+一套體系+一只基金”的產業培育模式,為企業用工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大力培育人力資源產業。依托省勞動力資源協作聯盟,常態化開展市外勞務對接。充分發揮駐外農民工工作站作用,引導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加強與皖北地區人力資源勞務協作,適時組織園區企業赴皖北舉辦招聘會,引導皖北勞動者來滁就業,幫助皖北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和融入就業地生活。

為保證“四大行動”“五大工程”的順利實施,天長市還專門出臺了系列獎補政策。

“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獎補政策。積極參加省級“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工作評選申報,力爭獲省評充分就業社區,積極爭取省級財政、滁州市級財政獎補。對認定的“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按照不低于9000元/年的標準給予獎補,其中滁州市財政補貼3000元、天長市財政補貼6000元,主要用于社區就業創業服務、政策宣傳及“三公里”就業圈宣傳推廣等。

“三公里”就業圈就業補貼政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運營機構組織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靈活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按規定給予運營機構穩定就業服務補助、靈活就業服務補助。對運營機構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根據就業人數,按規定給予運營機構就業援助服務補助。對經營實體開發公益性崗位,組織公益性崗位對接,服務就業困難人員到崗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經營實體公益性崗位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各項補助、補貼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具體補助標準按照安徽省購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指導目錄執行。

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聚焦脫貧人口、農民工、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需求,精準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2022年,可對因疫情防控停產停業的中小微企業,依據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按500元/人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同一企業只能享受一次,所需資金由省級統籌失業保險基金承擔。

階段性穩就業補貼政策。結合穩就業需求,按規定統籌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和地方財政資金,對在疫情防控期間保持正常生產、不裁員或少裁員的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

臨時性專項崗位獎補政策。對臨時性專項崗位安置因疫情等原因失業人員就業的,根據安置人數,在省級財政給予崗位所在地3000元/人的一次性獎補基礎上,天長市財政再給予1500元/人的一次性獎補。

一次性交通補助政策。自2022年起至2025年,對在該市規上工業企業工作滿一年,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非天長籍務工人員,按照國內來往戶籍所在地交通費用總額的50%的標準,給予企業一年一次交通補助。所需資金從市財政列支。

(來源:李炳旺 宋家發 徐金榮)


上一篇:杜永冰主持召開2022年下半年征兵工作定兵會[ 09-13 ] 下一篇:杜永冰主持召開防御臺風“梅花”工作會議[ 09-1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97视频精品视频人人一二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8x福利精品第一导航|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久久96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