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永豐鎮把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積分兌換制、道德評議會模式作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的四個強有力抓手,依規立德,將移風易俗的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和積分制度,同時健全完善紅白理事會和道德評議會章程,讓移風易俗有章可循,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村規民約“約”出治理新氣象。今年年初,永豐鎮啟動新一輪村規民約動態修訂工作,將移風易俗、疫情防控等相關內容納入新修訂的村規民約。鎮各村(社區)紛紛開展群眾議事會,讓群眾在這次會議中“唱主角”,廣泛征求聽取群眾意見,發揮村規民約等社會規范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作用。根據各村(社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出貼合村情民情的規章制度。現在,走進永豐鎮二墩村,寬敞平坦的鄉村步道、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讓人眼前一亮,一股濃濃的文明鄉風氣息撲面而來,村委會入口的宣傳欄上寫著村規民約,“公益設施要愛護,言談舉止講文明;紅白喜事節儉辦,陳規陋習要根除;疫情防控及時抓,公筷公勺講衛生;……”一字一句朗朗上口,成為培育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治理的新載體。此外,各村(社區)還通過大喇叭、村民網格、村組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對新修訂的村規民約進行廣泛宣傳,確保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紅白理事會“理”出文明好風尚。永豐鎮各村(社區)全部建立“一會一隊一約”工作機制,建立紅白理事會章程,組建移風易俗小分隊,制定紅白喜事公約。全面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實行村民操辦紅白事宜申請報備制度,簽訂承諾書,嚴禁大操大辦。充分發揮“一會一隊一約”作用,實現有人管事、按章辦事。各村(社區)的紅白理事會人員由村子中有威望、公道正派、熱心服務群眾的老黨員、鄉賢、退休老干部等組成。自紅白理事會成立以來,村里的婚喪嫁娶都會第一時間做好登記報備。前不久,永豐鎮宏大村有村民打算給兒子辦訂婚宴,聽到消息后,宏大村黨總支副書記便和村里紅白理事會的負責人一起上門做思想工作。經過宣傳引導,該村民表示不再大操大辦訂婚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個飯慶祝慶祝就好。“以前每個月的人情往來花費不得了,我們的經濟壓力很大。現在倡導簡樸的婚喪習俗后,辦酒席的人少了,大家的感情卻更親近了。”提起村上的紅白理事會,宏大村村民們拍手叫好。
積分兌換制“兌”出群眾積極性。永豐鎮創新舉措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積分設置,充分調動了轄區內居民積極性。環境保護、規范經營、團結鄰里、家庭和諧……,自倡導積分制以來,大家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不斷提升,由“小積分”激活基層治理“大文明”。各村(社區)建立臺賬制度,規范志愿服務積分管理制度,每季度開展積分兌換活動,大家的文明行為被轉換為信用積分。“上個月村里組織招募核酸檢測志愿者,我報名參加了幾次,現在就能換桶油回家,這做好事果真是有獎勵的呢,”民生社區居民王提鳳笑著和鄰居分享著喜悅。一支牙膏、一袋洗衣粉、一條毛巾……,這樣一件件簡單而實用的生活用品,讓百姓心里充滿了成就感。今年以來,永豐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廣泛宣傳和積分兌換運營的品牌效應,促使積分兌換活動在永豐鎮各個村(社區)變得家喻戶曉。
道德評議會“評”出社會正能量。永豐鎮積極倡導各村(社區)吸納在群眾中有聲望、有影響的老黨員、老干部等,在每個村(社區)成立“道德評議會”,每月集中開展一次評議活動,形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良好氛圍,讓移風易俗在永豐“生根發芽,”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通過道德評議會,永豐鎮評選出了“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永豐好人”“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五星鄉賢”等典型模范,通過光榮榜、村民大會、村民微信群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利用身邊人、身邊事、身邊話來教育凝聚人心。道德評議會不僅表揚贊賞優秀典型,還批評指出惡劣行為,大家通過正反面典型的講述,真正讓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等優良美德深入人心,同時讓廣大群眾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和踐行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今,永豐鎮產業興旺、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文明和諧。下一步,我鎮將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探索移風易俗新思路新舉措,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永豐鎮 蔣靜靜)
上一篇:蒲東村:持續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評議工作[ 11-18 ] 下一篇:天長市永豐鎮:暖民心行動 為幸福生活“加碼”[ 12-09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