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先鋒網>> 先鋒動態>> 先鋒動態>>正文內容

【喜報】安徽省“皖美村支書”名單發布,天長市2人榜上有名!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26日  來源: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印發《關于“皖美村支書”選樹工作情況的通報》,我市汊澗鎮張營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成、仁和集鎮仁和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志趙2人光榮上榜!

近年來,天長市高度重視村干部隊伍建設,市委出臺《關于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頂格推動村干部培育管理工作落細落實。市委組織部以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為工作主線,“公選+預任”配強村級力量,分層次多形式輪訓村“兩委”成員,常態化組織村干部赴長三角先發地區掛職交流,推行村干部雙述雙評、星級考評、“三項承諾”,高標準落實村干部12條,通過打擂比武檢驗村干部履職實效,鍛造出一支高素質村干部隊伍。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兩位“皖美村支書”吧……

稻花張營飄香 鄉村振興正忙

——天長市汊澗鎮張營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成同志先進事跡

楊玉成,196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汊澗鎮張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到村里群眾提到他就豎大拇指,叫他一聲“老楊”。扎根農村的20年里,他忠誠執著守初心、無私奉獻擔使命,千方百計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大力改善居住環境。張營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衛生村”等,楊玉成先后被評為滁州市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天長市優秀共產黨員。

堅持為民辦事,書寫服務民生“新答卷”

“多虧了楊書記,幫困難戶修繕了房屋,冬天才不冷,共產黨暖人心啊!”每每提及這件事,張營村的村民無人不豎起大拇指。2014年10月,楊玉成了解到陳某某房屋年久失修、四處漏雨,他立即安排出資2.3萬元,幫助陳某某這樣的5戶困難戶修補房屋,讓他們安心過冬。群眾有呼聲,他必有回應。楊玉成對村民們反映的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總是記在心頭,一一落實。

多年來,楊玉成堅持一線網格工作法,變“群眾找上門”為“黨員干部進家門”,發動30余名黨員組成網格隊伍,他帶頭遍訪農戶,民情日記寫滿了不知道多少本,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門清”,對收集上來的群眾關心問題,召開村“兩委”會、黨員大會、群眾大會及時研究解決,著力滿足群眾需求。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他積極爭取4200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后改廁180戶,自來水入戶630戶,硬化路面10.5公里,基本實現水泥路戶戶通,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同時,他緊緊抓住美麗鄉村建設契機,帶領村民搞綠化亮化、溝塘清淤、污水處理等項目27個,新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各類型教育、運動和娛樂等場所8個,中心村生活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張營村的美麗鄉村建設還在全省考核中位列第二。

堅持產業興村,闖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鄉村要振興,做大做強產業、壯大集體經濟領著老百姓致富才是硬道理”,楊玉成經常把這幾句話掛在嘴邊,可做什么產業,又成了難題。2019年,鎮黨委號召開展村企聯建,他一下看到了希望,村里幾千畝的高產良田不正好是鎮上稻米加工企業的需求,他第一時間領著村里的種植戶們走進鎮上的倮倮米業,談發展、尋合作,前前后后組織了數十次座談、實地考察,最終簽訂了每年1500畝的農業合同,銷路有了保障,農戶的種植風險降低了,接下來就是提高稻麥產量、增加收入了。

彼時,村集體經濟依靠水面、資產發包,一整年收入剛剛過10萬元,手里沒錢,更談不上增收,但他看準了村里的農業產業,經過和大家伙商議,決定投入資金和村集體的部分土地、廠房等資產入股禾禾農業專業合作社,共同建設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秸稈碳化工廠等項目,在村里推廣稻蝦共養、農事機械化,村集體第一年就分紅了8萬元,還帶動了150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工資近2萬元。

初次參與經營,讓村集體嘗到了甜頭,2022年張營村再向前一步,大膽探索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由村集體出資200萬元成立天長市振農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將村民手里零散的耕地集中流轉給種植大戶,合作社負責找訂單銷路,首批流轉土地3000余畝,就能為村集體增加20萬元收入。隨著路子越走越寬,村集體經濟連續三年增速超過70%,去年突破100萬元。

堅持以信促治,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產業旺起來了,鄉風也要美起來。張營村作為黨建引領信用村首批試點推進村,全村87%的農戶被評為信用戶,“信用來之不易,要讓小信用發揮大作用”,楊玉成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探索開展信用積分管理,設立“信用超市”,用積分量化村民日常行為,將鄉風文明、孝敬老人、鄰里關系、熱心公益等情況與積分獲取掛鉤,用積分換取貨真價實的商品,激勵村民“守信爭信”。建設“誠信游園”,在潛移默化中將誠信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引領群眾向上向善。他主持將誠信、移風易俗等寫進村規民約,大力培育文明鄉風,張營村村規民約還被評為安徽省優秀村規民約。

“老楊,今年我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疫情期間還當志愿者執勤,這么支持村里工作,能評上3A信用戶了吧”,自從推行信用促新風建設,從村莊清掃環境整治,到大小矛盾調解,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越發高漲。“鄉村治理,群眾是主人翁”,楊玉成用他自成一套的群眾工作法,讓群眾參與、讓群眾發聲,讓很多村級治理的“麻煩事”就在村民們的共同出力中迎刃而解。

“我村老齡化嚴重,60周歲以上的老人占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了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楊玉成籌集290萬資金,建成1000平方米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還組織黨員、信用戶等開展鄰里守望,結對幫扶鄰居中的獨居老人,及時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每年我們從集體經濟收入和群眾捐助中整合資金,為9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90元的‘久久紅包’”。自2020年以來,張營村已連續3年,累計發放“久久紅包”2.6萬元,真正讓村里老人安享晚年、幸福久久。

楊玉成常說:“在村書記這個位置,就是要給村里老百姓多干點實事、多做些好事”。短短幾年,通過楊玉成的不懈努力,張營村從位置偏僻、發展落后的薄弱村,變成產業興旺、村民富足、村莊秀美的示范村。張營村的3000多名村民,正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用自己的雙手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竭誠為民“兵支書” 鄉村振興“領頭雁”

——天長市仁和集鎮仁和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志趙同志先進事跡

王志趙,198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仁和集鎮仁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作為退役軍人,不忘軍人本色,以敢打硬仗的決心、敢打必勝的血性,奔跑于阡陌縱橫的田野間,在鄉村振興的“新戰場”再立新功。在他的帶領下,仁和社區先后獲評“安徽省電子商務示范社區”“天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天長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天長市基層規范化建設先進民兵營”等。

強黨建,抓隊伍,當好堅強堡壘的“筑基人”

“把黨員組織起來了,黨員有了精氣神,支部有了凝聚力,辦的事更實了,村民也就更熱心了。”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作為社區黨總支書記,他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六亮”行動和星級黨支部創評,一手優化村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布局,提升為民服務規范化水平;一手號召黨員群眾參與,為社區黨組織建設提供建議,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擔任社區書記的4年時間里,他用軍人的執著和堅守帶領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用好“掛圖作戰”工作法,以“項目化”推進村級事務,社區發展質量和實力穩步提升,連續四年在鎮級考核中排名前三。實施黨員先鋒積分管理,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組建“五彩”黨員志愿服務隊。在疫情防控中,動員100余名黨員志愿者,保障了封控區390戶1124人的核酸檢測及生活物資供給。同時,他經常講“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應當時時刻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主動包聯4戶監測戶,5戶五保戶、低保戶,幫助解決生活、醫療、出行等方面問題。

抓發展,謀路徑,當好共同富裕的“帶頭人”

“我們不僅要讓村民們富起來,更要讓村集體經濟強起來”。2021年,結合社區特點,他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實體化運行,流轉土地近200畝,聯合牧馬湖米業集團開展“稻鴨共養”,生產特色稻鴨米和稻田鴨,畝均產值增加1000元,帶動村民增收。他緊抓仁和集鎮工業園區發展優勢,持續深化村企聯建,擦亮“活力仁和”黨建品牌,促成轄區內13家實驗器材企業組成實驗器材產業黨建聯盟,定期組織企業交流,先后幫助3家企業申報規上,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困。他充滿信心地說“要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讓更多的居民在家門口端牢飯碗”,利用扶持村項目新建標準化廠房1000平方米用于出租,幫助5家企業提供勞務、保潔等服務,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帶動了周邊80余戶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他還積極整合閑置資源,規范村級合同,盤活姚頭澗水庫、社區老綜合廠等資產,2022年集體經濟突破70萬元,較2018年增長了4倍,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樹鄉風,辦實事,當好鄉村善治的“領路人”

“為居民辦事,得未訴先辦”。他真正做到了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為了群眾。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按照“四定”網格工作法,帶領42名網格信息員,采取板凳會、居民夜話的方式,走村入戶聽民聲,去年以來,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00余件,辦理民生業務300余項,群眾訴求辦結率達99%,訴求解決了,群眾的日子舒坦了,幸福感更高了,他與群眾也更近了。推深做實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評定信用戶547戶,建立鄉風文明月會商、季公示、年評議機制,定期對農戶好、差兩方面的行為表現進行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組織開展“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評選出“仁和好人”“好婆婆”“好媳婦”等12人次,宣講紅色故事、好人事跡等20余次,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積極實施“黨建+信訪”,遵循“1+5+N”信訪工作機制,定期開展上門家訪、帶案下訪,動態更新矛盾排查,化解信訪矛盾隱患18個,無進京訪、赴省訪、到市訪情況。

他說:“作為一名黨員,應當做到一身赤膽心向黨,滿腔忠誠為群眾,只有群眾口袋里有錢,眼里有景,我們心里才踏實”。擔任黨組織書記以來,他帶領社區兩委班子先后完成248戶家庭改廁,6.8公里村組道路硬化、500盞路燈安裝、1000多平方米的體育館建設、高郵湖水環境治理等一批民生實事。動員居民常態化開展“五清一改”行動,清理村內塘溝、廣告牌、無功能建筑、亂搭亂建60余處,極大改善了居民出行、生產條件和居住環境,扮靚了屋舍儼然、路直水清的社區新顏色。“雖然住在農村,但我們住著新房子,出門就是亮化的水泥路,社區還有室內體育館,這都是實實在在的變化,閑的時候打打球、跳跳舞,有時候還能看到戲劇表演,日子是真好。”社區居民開心地說。

他常說:“我是一個兵,執行力強、團結協作、甘于奉獻是一個兵的基本素質”,作為一名村書記,就是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帶領群眾走好共同富裕的“致富路”,當好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上一篇:中國智能制造及感知物聯高峰論壇在我市舉行[ 02-27 ] 下一篇:天長市:“三舉措”提升為民服務質效[ 03-01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国产91大片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91麻豆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不卡无毒|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