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婦女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鄭集鎮婦聯緊緊抓住“婦女議事協商”這個切入點,結合“好大姐”工作品牌,讓婦聯組織嵌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讓婦聯力量加入基層治理隊伍,讓婦女群眾走上基層協商議事、民主自治的舞臺,成為解決婦兒民生實事和化解基層矛盾的生力軍,深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以黨建帶婦建,增強婦女議事先進性。堅持以黨建帶婦建,形成巾幗“1+X+N”協商架構,“1”即在村(社區)黨組書記,“X”指(村)社區婦聯主席、副主席以及(村)社區婦聯執委,“N”指普通婦女群眾等各利益相關方,建立健全“1+N”數據庫,建立“好大姐”婦女議事會。鄭集鎮向陽社區在天長市已形成的“11355”協商機制基礎上,升級為“11366”協商共治機制。即一個主體、一套目錄、三個層級、六個步驟和六個清單,實施標準化、系統性協商治理模式。協商事項貫穿村級事務各個方面。在議事過程中,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大力宣傳黨的鄉村振興方針政策,組織婦女同志學習先進村的鄉村建設經驗,廣聚智力,扎實推進婦女參與社會創新管理,提高婦女群眾參與基層民主建設水平,提升婦女群眾參政議政能力。
辦小事穩大事,提高婦女議事針對性。村級議事協商范圍涉及居民重要利益和居民迫切需求的事項,如居民公約修訂、居民誤工補貼發放、高標準農田改造等,婦女群眾各抒己見,為自己的家園建設發展建言獻策。如鄭集鎮施莊村婦聯以“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為切入點,始終關注婦女兒童和家庭的權益維護和全面發展。科學帶娃、關愛困境女性、打造美麗庭院、處好婆媳關系等。這些“小事”正是影響家庭穩定、基層治理、社會和諧的“大事”,也常常會出現在婦女議事會的議題上。同時,在議事中發揮婦女代表、婦女組長等骨干作用,增強議事工作的聯系、滲透、代表和服務功能,暢通與村民群眾聯系溝通的渠道,不斷提高村婦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重靈活更鮮活,提升婦女議事實效性。在開展協商議事時,采取“四靈活”,即形式靈活、地點靈活、主持靈活、步驟靈活。形式靈活,指議事型協商、調節型協商、對話型協商、咨詢型協商等。地點靈活,指議事可在婦女之家,也可延伸到田間地頭、工作車間、婦女群眾的小家,著力打造“最接地氣議事會”。主持靈活,指主持人可以是鎮(街)干部、村(社區)婦聯主席、也可以是婦聯執委等。步驟靈活,指對于重大事項,使用“四議兩公開”程序。對一般性事務,從議題采集后直接進入辦理程序,最終記錄在兩委擴大會記錄簿上,公示、評議按季度、半年,集中開展。參與議事的婦女同志們越來越有活力、議事方式越來越靈活、議事主題越來越鮮活多樣,婦女議事更有溫度、更接地氣,村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進步,也更積極地推動婦女議事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僅2023年第一季度,鎮區內婦女群眾參與村級議事達七十余次,參與人數兩百余人。
抓整合促融合,擴大志愿服務群眾性。以“好大姐”議事會為陣地,以巾幗志愿服務行動為抓手,著眼引領家庭,貼近中心、貼近婦女,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她模式”。結合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通過婦女議事會逐步完善、升級“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等陣地建設,形成所、站、崗三級巾幗志愿服務陣地,把文明之風送到婦女兒童身邊。在完善陣地建設的同時,深入挖掘、充分引導、凝聚“巾幗力量”,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巾幗志愿服務隊伍,結合各類節慶,開展巾幗婦女學四史、婆媳才藝大比拼、健康知識講座等文明實踐活動,動員廣大婦女積極參與,攜手互助、傳遞大愛。
(來源:鄭集鎮 管良月)
上一篇:鹽城市委組織部來石梁鎮石街社區調研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 04-20 ] 下一篇:石梁鎮:“科技特派員”農業技術指導上田頭 [ 04-24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