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集鎮人大緊緊扭住“兩量”“兩辦”“兩率”等行動指標迅速部署,扎實開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動,著力解決群眾關于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方面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充分激發鄭集鎮人大代表履職激情。
強平臺,建制度,把好“陣地關”。鎮人大按照“1+7+N”的模式搭建組織架構,全面健全和提升代表履職平臺建設和各項功能。目前已完成1個市級“三室一點一家”活動陣地打造,7個村(社區)建立鎮級活動室建設,同時還依托網格站建立若干個街頭村尾民情采集點,結合市長熱線、信箱等平臺,不斷拓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的有效載體。并按照就近履職原則,將市鎮兩級人大代表共66名劃編進站,實現代表群眾互聯互通“零距離”。
抓學習,提能力,把好“素質關”。組織新一屆人大代表進“家”交流學習300余人次,把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列入人大重要學習計劃,引導他們將關鍵在黨的意識融入到振興之筆當中,自覺做“兩個確立”的堅定擁護者和“兩個維護”的堅決踐行者。加強人大自身業務知識學習,增強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緊扣建設“四個鄭集”(文化產業特色鎮、鄉村振興示范鎮、社會治理樣板鎮、共同富裕先行鎮)總目標、總定位,找準服務人大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聽民聲,匯民意,把好“建言關”。各級人大代表嚴格落實每月至少提出一條反映社情民意建議的要求,聚焦事關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事”以及群眾急難愁盼的“身邊事”,多提接地氣、易辦理的“微建議”,助推民生實事辦出實效。截至目前共計收到意見建議926條,市、鎮代表參與率均100%,辦件答復率,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同時,鎮人大打破政府“閉門決策”舊模式,開創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人大“督”、群眾“評”的為民辦事新模式,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各方共識。2022年票決的十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并通過滿意度測評。2023年票決出的十件民生實事正有序落實。真正做到了問計問智問需于民,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第一手參考資料,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立清單,促落實,把好“辦理關”。鎮人大建立“清單+閉環”的問題辦理機制,將收集的問題訴求分類整理形成“問題清單”,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分析研判,形成了主要領導抓統籌、分管領導抓具體、相關部門抓落實、人大紀委抓監督的工作體系。比如針對臨水、臨崖道路安全標識設施缺失問題,鎮人大組織工作人員對轄域內的相關地段進行了全面的摸排,在汴鄭路增設臨水防護欄200米,其他道路增設標識牌16個;在了解到施莊村風景大道路段缺少路燈,對附近兩百多名村民夜晚安全出行造成嚴重影響后,鎮人大立即提請給鎮黨委研究審定,新安裝了25盞太陽能路燈;在傾聽老年人希望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的訴求后,鎮人大積極對接民政辦有序完成了向陽社區、施莊村、長安村三處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并有序對外開放,打造向陽社區、施莊村、船塘村三處助餐點實行老年助餐服務,其他村(社區)養老服務站也在統籌謀劃中;面對高標準農田整治矛盾時,鎮人大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協調溝通,確保民生之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地。
盯問效,重監督,把好“質量關”。鎮人大緊盯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采取“集中視察+小分隊調研”“明察+暗訪”等方式,跟蹤相關單位工作推進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把代表身影貫穿建議落實全過程。如標準化廠房等在建項目安全檢查工作、鄭關路升級改造工程、寧淮高鐵路段征遷矛盾協調工作、電力設備的擴容升級、垃圾分類中心的建設等,使代表監督成為一種常態,確保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同時,認真撰寫《鄭集鎮鄉村振興示范帶工作情況匯報》等調研報告,運用專題調研報告、代表議案、重點建議等方式,傾情傾力建言獻策,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爭取上級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如鄭關路的升級改造等,提高各類民生項目落地的可能性。
亮身份,做表率,把好“宣傳關”。綜合運用公告欄、廣播、網絡、LED視頻等多種傳播手段,對“聚民意,惠民生”行動各個環節進行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報道。截止目前,共安排發表各類宣傳報道74篇,滁州市以上8篇,選送2名“助力鄉村振興最美人大代表”典型事例接受電視臺專訪,營造出“辦建議不走過場、提建議真管用”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我鎮人大將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將“聚民意,惠民生”行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和人大重點工作來抓,繼續健全完善機制、持續深化行動,將其打造成為鎮人大代表履職品牌,推動代表為民履職任務化、常態化、制度化,著力發揮代表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軍作用。
(來源:鄭集鎮 閔家慧)
上一篇:鄭集鎮:念好“三字經”,激發代表履職平臺新活力[ 05-25 ] 下一篇:鄭集鎮:召開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暨反電詐工作推進會[ 05-2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