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街鎮龍南村袁莊組,鄉村小路蜿蜒盤繞,西瓜、草莓、陽光玫瑰等水果在大棚里肆意生長,一戶戶白墻黛瓦的徽式建筑在田野的映襯下,展現出“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的秀美氣韻,孩子們在自家庭院中歡笑玩耍……
一方庭院,一處風景,“美麗庭院”凝聚的不僅是人文歷史和鄉愁記憶,更是新時代美麗鄉村的縮影,是人民對于安居樂業的美好追求。近年來,該鎮把美麗庭院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堅持將“美麗庭院”創建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做精做美鄉村建設,用“美”書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組織美——黨建繪就“新”圖景。“美麗庭院建設,黨員先行!”王店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婦聯主席馬桂梅說。新街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婦聯動員、群眾參與、公益助力”的多元參與機制,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美麗庭院創建深度融合,引領婦聯黨員干部、執委以身作則,充分利用黨建網格化和黨員聯系戶工作機制。網格長不僅向群眾主動分享如何打理花卉植物、如何建造生態菜園等小技巧,還積極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率先打理好自家庭院衛生,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美麗庭院創建工作。此外,為打通美麗庭院“最后一公里”,基礎設施建設要跟上,該鎮于2022年完成江淮風景道及龍南村王川路道路亮化工程,安裝LED太陽能單臂路燈310盞,并在江淮風景道打造十里蘆花、蘆花迷宮等鄉村特色旅游景點,村莊“顏值”“氣質”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火車頭”正帶著“鄉村發展列車”奮力向前。
庭院美——巾幗擦亮“新”名片。走進峰陽村於女士家中,這是一座樣式古樸的老瓦房,一磚一瓦似乎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庭院內干凈整潔,火紅的三角梅與月季鮮艷奪目,小菜園的籬笆上爬滿牽牛花,她還在青石磚的縫隙內撒上太陽花的種子,待來年便能欣賞五顏六色的花朵。於女士表示:“鄰居常來我家來看花聊天,我也經常送他們一些花種,只有大家的庭院美了,鄉村才會更美。”伴隨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腳步,新街鎮依托村規民約、巾幗講堂、典型示范,將“美麗庭院”建設與家庭文明建設一體融合,婦女群眾邊議邊干、邊干邊比,越來越多熱情樂觀的“於女士”加入美麗庭院的建設中來,用“小庭院”的美彰顯生活品位,用一家一室的潔凈踐行生態文明,用巧思妙手將一方天地打造成新街鎮的“金名片”。
風尚美——文明詮釋“新”內核。“美麗庭院”不僅是“顏值”美,更是家風、民風、鄉風的“內核”美。新街鎮將庭院美化和鄉風文明同步推進,推動“美麗庭院”內涵從一家一戶延伸至村(社區)公共空間和社會事務。一是深挖紅色底蘊,結合高莊阻擊戰史實打造黨建文化園、黨性教育館、李坡赤誠館陣地,在建設庭院時保留原有風貌特點、融合黨建元素,傳承紅色精神。二是打造“孝”文化品牌,利用該鎮孝女姚孝貞、孝子吳尚志的故事,由鎮村巾幗志愿服務隊走村入戶開展宣講,并通過“最美家庭”“最美兒媳”等評選活動樹立榜樣典型,在家家戶戶營造孝老愛親的氛圍。三是善用基層自治,在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基礎上,建立“村兩委+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小分隊”的自治管理模式,動員五老鄉賢、巾幗志愿者積極參與基層自治,將文明風尚送到千家萬戶。
產業美——農旅融合“新”趨勢。“美麗庭院”好風景換來了鄉村振興好“錢”景。興隆社區徐女士和丈夫親力親為打造出“耕讀人家”中式民宿,不但提供餐飲燒烤、圍爐煮茶等服務,還有“可橋”“也禪院”“方塘”等院內景點,如今院內石道相連、草色氤氳、花木繁盛,屋內展示著書畫作品和該鎮的古今農具,收到許多年輕游客的好評。在她看來,小小庭院便是自家的“聚寶盆”。目前,峰陽村草莓采摘園、龍南村葡萄采摘園、“朋來”農家樂等已為新街引來強勁的假日經濟,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居民就業、經濟發展。近年來,新街鎮鼓勵婦女積極參與文旅開發,利用美麗庭院發展特色民宿、農家樂、采摘園等農文旅融合產業,激活“庭院+微度假+民宿+鄉村旅游”的文旅產業鏈。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美麗庭院”大有可為。新街鎮將繼續挖掘庭院發展潛能,打造“一戶一品、一院一景”謀篇布局,以庭院“小美”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來源:新街鎮 盛詩琦)
上一篇:新街鎮:垃圾分類全民參與 美麗鄉村更加宜居[ 05-30 ] 下一篇:新街鎮開展2023年“少年兒童心向黨 關愛守護伴成長”紅色主題…[ 07-13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