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新時代村級黨組織組織力,鄭集鎮積極探索“四鏈法”工作模式,農村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核心作用顯著增強。
完善“體系鏈”,牽好黨建“牛鼻子”,讓戰斗堡壘“強起來”。一是優化組織設置。結合村級建制調整,科學合理設置村(社區)黨總支5個、黨支部12個、黨小組26個,同步健全若干個群團、自治等組織,構建“村級黨組織+黨小組+自治組織”三級架構。二是建好活動陣地。聚焦“政治引領、為民服務、基層治理”三大功能,推進村(社區)活動陣地提檔升級,船塘村成功摘掉軟弱渙散黨組織“帽子”,向陽社區黨總支被評為“五星級黨支部”,現重點打造“迎峰傳韻,畫美船塘”“先鋒施莊”兩個村級黨支部品牌,切實拓寬為民服務載體。三是健全運行機制。持續推行領導班子成員基層黨建聯系點工作制度,將黨建工作成效作為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和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期間對黨建項目進行跟蹤問效,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存在問題實行銷號管理,確保黨組織書記認真履行抓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通過開展黨建工作交叉互檢,重點針對“四議兩公開”“三會一課”等材料進行檢查,進一步規范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夯實基層組織建設。
建強“人才鏈”,育好黨組織“領頭雁”,讓基層隊伍“動起來”。一是實施“頭雁”鍛造工程。以“選好書記、配強班子、凝聚共識、激發活力”為標準,高質量開展7個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100%實現黨組織書記、村(居)委主任“一肩挑”,學歷、年齡“一升一降”目標。二是實施“強雁”引育工程。依托各類紅色教學資源,通過“黨課開講啦”“黨的二十大精神輪訓班”“村兩委集訓班”等活動,實施“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工程。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進一步增強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三是實施“雛雁”儲備工程。2022年共培養10名預備黨員,吸收36名積極分子。通過“鎮考試招錄+村自行培養”建立村級后備人才庫,擇優推選6名后備干部到村任職鍛煉,有效破解村級班子后繼乏人問題。
圍繞“發展鏈”,按下鄉村振興“快捷鍵”,讓集體經濟“活起來”。一是推進產權改革。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服務工作,全鎮已流轉閑置農房14處、自營3處、有償退出25處、抵押貸款5處,增加收益104.7萬元。二是創新發展模式。船塘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以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為契機,成立天長市迎峰建設有限公司,目前已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收2.5萬元。三是實施“集體經濟項目”攻堅行動。聚焦“增收聯創、組織聯建、治理聯動、實事聯辦”,村企黨組織雙向發力,2022年全鎮村集體實現經營性收入366.93萬元,較上年增長37%,其中5個村集體收入破50萬元。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優化“網格鏈”,走出鄉村治理“新路子”,讓黨的旗幟“飄起來”。一是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確保治理方向。搭建“黨組織書記+村‘兩委’網格指導員+黨員網格長+網格員”的運行體系,精準劃分41個網格,配備12名網格黨支部書記,將黨的領導延伸到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二是把黨員沉到網格中增強治理力量。推動全鎮600余名黨員進網格、亮身份、優服務,充分發揮黨員“橙色先鋒”作用。三是把矛盾解決在網格內助推治理成效。聚焦民眾社會保障、民生實事、生態環保等“急難愁盼”問題,網格員走訪群眾達1000余人次,累計提供暖心服務300余次,努力實現力量在網格沉淀、工作在網格聯動、矛盾在網格化解、任務在網格落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
(來源:鄭集鎮 閔家慧)
上一篇:鄭集鎮:圍繞“四精”模式 全鏈條培養 讓村級后備干部儲備庫良…[ 12-28 ] 下一篇:拒絕校園欺凌 構建和諧校園—鄭集鎮社工站開展預防校園霸凌普…[ 01-1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