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畫始于唐代,興盛于清朝、民國時期,在清光緒年間被譽為‘江北三絕’之一……”在仁和集鎮東風村天官畫傳承實踐點中,天官畫傳承人張永朝為來訪群眾熱情介紹天官畫的歷史。據悉,仁和集鎮今年共新建東風村天官畫傳承實踐點、仁和社區星音樂藝術中心實踐點、仁和社區松原組實踐點、蘆龍社區姚莊組實踐點和蘆龍社區蘆龍組實踐點,共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這里不僅承載著村民議事、政策宣講、文化活動等功能,還展示當地發展歷程和鄉賢故事,以小陣地匯聚精神文明大力量。
多層級架構,實現文明實踐覆蓋基層。作為“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重要承載平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肩負著“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重要使命。近年來,仁和集鎮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建立“所、站、點”三層組織鏈,聚力打造群眾“精神家園”。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統籌協調全鎮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工作;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文明實踐站,承辦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將觸角延伸到基層;文明實踐示范點針對特定服務對象,提供差異化志愿服務,使志愿服務更具體、詳細。
制度化建設,激活志愿者隊伍。仁和集鎮以“鎮村協調、突出特色、互幫互助”為原則,組建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小分隊(理論宣講、文明鄉風、文藝演出、全民健身),在11個村(社區)建立環境衛生管護和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分隊。對轄區內有一技之長且愿意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人員進行摸排登記,并適時開展志愿服務培訓,分類編制相對固定的志愿服務隊伍。近年來,仁和集鎮先后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6支,擁有注冊志愿者713人,“人人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良好勢頭已初步形成。
平臺化運營,貼近群眾需求。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將“群眾要什么”與“我們有什么”精準匹配,實現“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形式,滿足志愿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努力做好線上群眾點單平臺推廣普及工作,如文明實踐網站點單、“天長新時代”App點單等。另一方面,做好線下群眾點單落實工作,加強網格員和網格志愿者詢單點單配單工作,及時掌握不同群體需求,量身定制服務項目,定時定點上門服務,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實現精準對接。今年來,累計完成群眾點單300多起,包括文藝演出、法律服務、矛盾調解、農事服務、扶貧濟困等各方面內容。
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已經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港灣。未來,仁和集鎮仍將圍繞“黨的聲音進萬家”“我們的節日”等主題,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持續擴大文明實踐工作的參與度和知名度。
(仁和集鎮 楊歡)
上一篇:仁和集鎮: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 綻放仁愛和美幸福之花[ 01-24 ] 下一篇:仁和集鎮關工委開展“迎新春捐資助學”活動[ 01-29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