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長市廣陵街道天福社區“王大能工作室”,社區志愿者為轄區特困、孤殘等困難老年人免費理發,一張凳子、一把推子、一個梳子、一塊圍布就組成了一個小小的便民服務點,來自社區的暖心服務讓困難群眾的幸福紛紛從“頭”開始。去年以來,該街道13個村(社區)以“黨建+”為抓手,采取拓展志愿服務、完善網格體系、推進協商互動等方式,主動靠前服務,滿足百姓需求,以民生“微實事”撬動群眾“大幸福”。
“黨建+網格體系” 讓為民服務有呼更有應。“網格員你好,有人在六樓道堆放雜物”“網格員,自來水管凍裂,小區居民無法正常用水”……如今,有事兒找社區網格員,已經成了該街道居民群眾居民的習慣。“現在,社區居民習慣了有事找我,我也習慣了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也就有了滿滿的成就感!”廣陵街道天福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梅說道。
“黨建引領‘微網格’治理,將發現問題的‘神經末梢’植得更深,解決問題的‘毛細血管’織得更密、更牢!”街道黨工委書記曹文香表示,“黨建+網格體系”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鑒。據悉,2023年以來,該街道細化網格設置、優化網格服務、完善網格構架,在13個村(社區)劃分了96個網格。同時,與市委組織部共建黨員誓詞教育實踐基地,并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抓手,建強小區黨支部,將黨建與服務融為一體,先后化解涉及鄰里糾紛、信訪積案30余件,解決群眾水電氣等生活問題50余件,辦理社保、醫保、就業各項民生實事1200余件。
“黨建+志愿服務” 讓文明實踐有質更有效。“福字到,福氣到!手寫福字和春聯才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儀式感,感謝社區為大家想得這么周到!”2月6日,該街道天福社區開展了以“龍騰迎盛世 尋味中國年”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社區居民吳曉梅手捧寫好的“福”字和春聯高興地說道。活動邀請了社區“五老”人員、少年兒童、轄區群眾代表等共同參加。在此期間,大家積極參與寫春聯、剪窗花、蒸包子、做糖葫蘆……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孩子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讓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黨建引領增年味,文明實踐譜新篇。據悉,龍年新春將至,該街道13個村(社區)堅持把志愿服務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延伸和有益補充,組織愛心義剪、健康義診、義寫春聯、破冰除雪等10余項志愿服務活動。同時,該街道充分發揮志愿服務隊伍中的共產黨員、離退休干部、返鄉大學生的作用,開展假期托管班兒童作業輔導、幫助孤殘、留守困境老人衛生打掃等活動,讓“志愿紅”成為居民生活中最溫暖的底色。
“黨建+協商互動”讓基層治理有效更有力。圍繞事關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項,該街道祝澗村將“單向治理”轉為“協商互動”,充分調動村民通過民主協商、黨員和村民代表會、村民議事會等制度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的積極性。
“破損村組道路維修、公廁水龍頭換新……這些事情雖然是個別現象,卻是影響村民生活的煩心事。遇到難題,我們支部就召集黨員和村民代表到會議室議一議。”該街道祝澗村黨總支書記錢曉軍介紹,通過建立和健全村民協商機制,該村里破損村組道路修復、主干道路燈不亮、公共廁所水管被凍裂等困擾村民的煩心事得到解決。
一件小事暖人心,百件小事聚民意。廣陵街道持續聚焦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以“黨建+”銜接民生“微實事”,把居民“需求清單”變為“幸福清單”,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讓群眾的幸福感與日俱增。
(天長市廣陵街道:劉世軍 宗開睿)
上一篇:廣陵街道天福社區:紅色網格創文明 筑牢防溺“安全網”[ 07-27 ] 下一篇:廣陵街道:關愛惠民生 “寒流”變“暖流”[ 02-0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