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作為本鎮唯一的“女書記”,是女性占比最高村兩委隊伍的“領路人”,也是實現“貧苦花子”靚麗蛻變為“宜居花園”的“執舵者”。這些共同的便簽都屬于一個人,她便是秦欄鎮花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滁州市優秀共產黨員”陳家梅。
從初到村工作的迷茫與懵懂,到洞悉村中事的堅定與果斷,多年來,陳家梅一直扎根基層一線,從計生專干、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到黨總支書記,一步一個腳印,秉持著不怕累、不服輸的信念,成功完成了自身的進階提升,并帶領著一個西南小村逐步拓印上“強鎮名村”的印記。
抓黨建、強基礎,黨建效應顯出來
要想發展好,黨建首抓牢。“集體經濟弱、村民收入低、鄰里矛盾多”一直是限制花園發展的“三座大山”,2017年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僅6.24萬元。作為村干部隊伍里的“老人”,陳家梅深感到要想實現本村的“改頭換面”,必須以黨建為突破口,持之以恒抓黨建,久久為功方能出成效。
2018年當選為村黨總支書記后,她狠抓黨員教育,組織黨員扎實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用好“點評”抓手,每月評先進、點后進,評亮點、評不足,在打造了一支工作負責、勤于思考、執行迅速的“兩委”班子隊伍的同時,也凝聚起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黨員隊伍。2022年,我們以基層黨組織建設“六亮”行動為抓手,對標自查、迅速打造。我們投入資金2萬余元,更新黨群服務中心基礎設施,改善群眾辦事、娛樂、教育條件。此外,我們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引導黨員帶頭走近“五保”群體和困難群眾,充分發揮先進模范帶頭作用。
“說到底,只有黨員們行動起來,才能更好地帶動村民們參與,共同推動村級發展”,陳家梅真誠地介紹起她的黨建經驗。
挖資源、拓產業,強村富民旺起來
鄉村要振興,產業當先行。為改變傳統種植投產不均,陳家梅架起農戶和種植大戶之間的橋梁,下班后常常深入各個村民小組“夜話”土地流轉。兩年間花園村累計流轉7000余畝土地,村民們拓寬了穩定的收入渠道,種田大戶也獲得了常態化的農事服務和農技培訓。土地流轉后,陳家梅又充當起“就業中介”的角色,對接轄區內外數十家企業,4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工作走訪之余,陳家梅一直牽頭為有一技之長的村民找政策扶持、覓培訓機會,協助培育家禽規模養殖2戶、稻田養蝦4戶;鼓勵有志青年回鄉創業,促成村內新增個體私營企業38家,村民人均收入翻兩番;組織村集體成立農事服務合作社和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完成全村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改造、塘壩清淤擴挖等項目,每戶土地流轉收入增加200元/畝/年,農民收入進一步增長,徹底顛覆了過往“花子云”的刻板印象。
“雖然是女書記,但是她的魄力和能力一點不輸男書記,‘鐵娘子’的稱號名不虛傳”,一起工作多年的副書記周長勇由衷感慨道。
學先進、對標桿,鄉風文明靚起來
彼時,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在村里盛行,陳家梅以移風易俗工作為抓手,借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平臺,舉辦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引導村民家家參與。
2020年底,花園村將移風易俗相關內容寫進村規民約,把勤儉節約、崇德向善等十項美德作為“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的衡量標準。起初,有些家庭不理解,“家有喜事,我怎么開心怎么辦,和你們村干部有什么關系”,每每聽到此,陳家梅總是會耐心地帶著移風易俗網格員上門耐心解讀。工作多年,陳家梅和“兩委”成員們一直帶頭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和惠民政策的宣講員。截至目前,花園村已有100余戶村民獲評市縣鎮級“文明戶”稱號,數量位居全鎮前列。
2021年,花園村啟動“黨建引領信用變金”建設工作,當年評定622戶信用戶,后實行每年動態更新。浮動式評定的實施營造了“人人自覺守信用,家家爭做信用戶”的良好氛圍,“你家今年是幾A級信用戶啊”一時間成了鄰里間茶余飯后的新內容。2022年,花園村探索打造“信用超市”,通過“表現換積分,積分兌物品”的方式,讓守信的村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信用惠民政策的福利,潛移默化間創造著良好的文明鄉風“新環境”。
以真心、憑真情,和諧花園筑起來
每每提到陳家梅,村民們總要豎起大拇指。兩村合并而來的花園村組數量多、人員分布散,鄰里之間的小摩擦有時會轉化為難以化解的大矛盾。陳家梅立足“1+5+N”工作機制,實行網格員“日排查、周跟進、月通報”機制,將全村分成7個網格,以網格員隊伍為依托建立信息網絡,將信息觸角延伸到全村各個角落、各個層面,及時有效收集各類矛盾糾紛。牽頭成立“和美花園”調解隊伍,定期邀請市鎮專業人士對村干部、網格員和“五老”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充電”,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服務不缺位”的目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這是陳家梅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語,也是她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的信念。2022年底,網格員了解到有兩戶村民因住房買賣合同發生糾紛,其中一戶為鄰村村民。在了解情況后她多次前往鄰村調委會對接,經過一番“拉鋸式”談判和“耐心式”勸說,最終用真誠感動雙方,達成在原合同框架下共同履行的協議,雙方都很滿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陳家梅同志憑著一顆火熱的心,一股為民謀利益、為村謀發展的干勁,敢于謀事、勇于創新、勤于奉獻,用成績和行動贏得了全村村民的認可稱贊。
(來源:秦欄鎮 李航)
上一篇:秦欄鎮:村規民約“七字歌”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 03-19 ] 下一篇:秦欄鎮團委:點亮童心 一起“趣”游[ 03-2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