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恰逢中秋節到來之際,鄭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邀請青年職工參與“月映箔彩 共繪團圓”非遺燒箔畫制作體驗活動,將中秋佳節元素與燒箔技藝相結合,在感受中秋團圓氛圍的同時,推動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讓珍貴而古老的藝術文化以新的姿態“活起來”。
活動伊始,志愿者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燒箔畫的起源、發展及制作工藝。燒箔畫,又稱貼箔畫,起源于我國南方,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它以其獨特的工藝、艷麗的色彩以及豐富的表現力,在眾多傳統藝術中獨樹一幟,是中國金屬工藝中的瑰寶之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制作過程大概分為“畫”“涂”“貼”“掃”四個步驟。隨后,志愿者一邊詳細講解燒箔畫的制作流程,一邊讓大家挑選出心儀的圖案模板嘗試制作。
一筆一畫一世界,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大家紛紛拿起工具,走進燒箔畫的奇妙世界,以箔為墨,以筆為媒,親手創作獨一無二的燒箔畫作品。體驗者們先嚴絲合縫地將模具卡平鋪在背景紙上,用鉛筆耐心地在卡紙上勾勒線條,接著均勻涂抹上膠水,確保膠水覆蓋整個圖案區。待白色膠水變為透明色時,便到了整個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貼箔。體驗者們小心地用鑷子取出薄如蟬翼的燒箔,然后輕輕地平鋪在畫紙上,讓燒箔和膠水充分吻合,輕壓緊實之后用毛刷慢慢地掃掉多余的燒箔。隨著排刷一點點掃過箔片,一個個飽含美好祝福的“花好月圓”“中秋佳節”“柿柿如意”語句,一幅幅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的圖案便躍然紙上,詮釋出中式美學所蘊含的獨特風韻雅致。
用箔紙觸摸歷史,用心靈感受華夏美學,此次活動不僅讓青年們近距離體驗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更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強了之間的交流與情感,還通過中秋節和非遺燒箔畫技藝浪漫碰撞的方式,傳遞了對中秋佳節的美好祝福。接下來,鄭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充分挖掘節日育人的價值和功能,持續發揮“我們的節日”正向引導作用,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來源:鄭集鎮 閔家慧)
上一篇:鄭集鎮組織召開“翠竹凌云”年輕干部宣講計劃啟動會[ 09-07 ] 下一篇:鄭集鎮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系列活動[ 09-14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