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鎮上領導記掛著我們,你們送來的物資很實用,我們一切都很好,十分感謝你們一直照顧著我們!”峰陽村監測戶徐勝拉住幫扶人員的手激動地說道。
為了讓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佳節,9月15日,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新街鎮黨委書記郭建軍協同天長市農藝農業專業合作社到新街鎮開展監測戶、邊緣戶、困難戶家庭進行走訪慰問,把30多份慰問品送到困難群眾手中,以實際行動傳遞黨委、政府、社會愛心企業的關心關愛。
每到一戶,鎮、村領導與愛心企業代表坐下來與群眾貼心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就業、收入、就醫、子女上學、日常生活等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詢問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是否能夠解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同時查看困難群眾家中飲用水、住房、人居環境等情況。“現在國家的政策好,我們老百姓過起日子來心里踏實。”新街村的監測戶王冉余笑著說,“以往我們家門口是泥土路,下雨天不好走,村上的專干知道了以后就幫我們申請專項資金給我們修路,現在回家再也不會踩一腳泥了,老人走起來我們也放心了很多!”
近年來,新街鎮黨委、政府十分注重防返貧脫貧工作,在每次的脫貧攻堅部署會議上黨委書記郭建軍總是強調,“對于鎮上低收入人群要加強動態監測,對于困難群眾要堅持應納盡納的原則,尤其要關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積極調動鎮村兩級扶貧專干的工作干勁和熱情。”“用心、用情、用力幫扶困難人群不僅僅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也是一件扶危濟困的好事情,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更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價值。”峰陽村扶貧專干蔣琳堅定地說道。
除了鎮村兩級互聯互通、積極落實常態化幫扶工作之外,鎮級領導深刻認識到只有鄉村產業興旺,群眾才能跟著享實惠。通過不斷強化組織引領,完善制度機制,夯實基層基礎,鎮級牽頭、村兩委出點子,利用村集體土地吸引返鄉創業帶頭人、種植養殖大戶,李坡村的天長市農藝農業專業合作社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之下成立建設起來的。這里建成之后不僅延伸了產業鏈條、推進了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為社會創造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很好地利用田園風光打造成了“聚寶盆”,實現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雙增收。還利用建筑的展廳空間幫助村里的農戶陳列特色農產品。“很多人專門來我們這里購買村里的土特產禮品。”農藝負責人夏銀文介紹,“這塊一樓展廳我們單獨規劃出來展示農產品,主要銷售李坡村及周邊各村的優質土特產。”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夏銀文主動來到鎮上找到分管領導:“聽說鎮上現在要對困難群眾開展幫扶慰問的活動,我們一直想感謝政府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樣這次的活動我們企業負責全部的慰問品,也算是回饋社會了”。“那就太好了,希望能夠讓鎮上的困難群眾過個快樂節”副鎮長陶夢麗滿懷開心地說道。
在慰問活動中,副鎮長陶夢麗對今年新納入監測戶名單的家庭進行了重點關注。“家中自來水都安裝好了吧?”“別擔心納入監測戶之后看病報銷比例就提高了”“兩個小孩開學前記得讓村里開貧困證明,讓小孩帶到學校可以申請貧困生補助”,生怕老人家忘記幫扶措施,又轉身對村上的專干說道:“我們一定要給他們做好政策宣講,不能因大病讓家庭返貧致貧,做好一戶一措施的幫扶工作,政策宣講一定不要怕煩,要講細講到位,盡可能地為家庭減輕負擔”。在臨走前,愛心企業代表夏銀文鼓勵他們要積極面對生活,勇敢向前邁步,要相信政府和社會。
鎮長李正軍指出,扶貧既是資金的扶貧,也是精神的扶貧,精準扶貧更需要廣博的視角、創意的思維。做好扶貧工作,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讓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能夠就地解決就業問題,是“為民造福”之路上必須啃下的“硬骨頭”。近年來,新街鎮不斷調度產業與就業供需關系,加大對就業容量大的產業和企業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計穩崗拓崗“保存量、擴增量”,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圍繞農業生產、鄉村治理、黨建引領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精準開發一批基層公共管理、社會服務、產業發展崗位,為村民們提供有保障的產業后盾,打造就業幫扶與鄉村振興雙贏格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懷當成一種幫助,讓脫貧成為政府和社會共同的目標,不讓脫貧攻堅成為政府的“獨角戲”。
天長市農藝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家肩負社會責任與擔當的農業企業,始終秉持“以人為本,回饋社會”的企業理念。在中秋這個團圓與和諧的節日里,天長市農藝農業專業合作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深刻內涵,讓困難群眾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每一個家庭都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此次中秋節慰問活動,不僅讓困難戶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也體現了新街鎮黨委政府與企業一家親的和諧畫面。
上一篇:村企聯建送真情 中秋慰問暖人心[ 09-17 ] 下一篇:新街鎮峰陽村:村企雙向奔赴 振興提檔加速[ 11-1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