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事事連民心。家庭、鄰里、勞資等矛盾糾紛,看似雞毛蒜皮,卻影響著基層治理的“安全指數”和家家戶戶的“幸福指數”。近年來,滁州天長市千秋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以黨建為引領,網格管理為基礎,服務管理為重點,切實發揮基層治理“前端觸角”作用,扎實推進“抓源促治、強基固本”行動,構建“全鏈條”多元解紛體系,繪就矛盾化解新“楓”景。
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巧解煩“薪”事,助力“薪”無憂。
勞資糾紛作為勞動關系中的一種典型的矛盾表現形式,它的有效處理與化解不僅是勞動者與雇主雙方利益平衡的關鍵,也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10月,二十多名保潔保安到天長市千秋街道安康社區反映御園華府小區前物業拖欠工資,工人們情緒激動,現場一度情況混亂。安康社區黨委迅速行動,了解事情原委,前物業經理表示因部分物業費未能收取,導致資金不足無法發放工資。為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千秋街道物業辦、安康社區、御園華府業委會迅速成立聯合專班,進行協調處置,經過多方多輪的努力協調,拖欠工資問題最終得以圓滿解決。此次勞資糾紛的成功化解,真正實現了把“問題解決在前端、將矛盾化解于萌芽”,有效避免矛盾激化,維護社區穩定,切實為群眾解“薪”事、化憂“酬”。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調解“小糾紛”,守護“大民生”。
在構建和諧宜居社區環境的過程中,居民的心聲和需求是社區治理工作的核心導向。2024年6月,天長市千秋街道園林社區雙苑新村東區居民反映小區圍墻因年久失修,墻體出現開裂、滲漏、傾斜等現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雙苑新村與相鄰的江淮集團家屬區共用一面圍墻,維修費用涉及兩個小區。面對這一緊迫民生問題,街道迅速響應居民呼聲,先后牽頭組織召開3場協調會,最終江淮集團出資部分、小區自籌部分,維修資金問題得以圓滿解決。并與小區物業及業主代表進行多次溝通、調解,綜合兩個小區的安全因素、景觀效果、居民訴求等多方面考量,最終形成了一個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將原有的圍墻拆除,更換為既安全又美觀的柵欄。7月中旬,在園林社區黨委書記、副書記的一次又一次的一線監督下,柵欄成功竣工,賞心悅目的圍墻柵欄成了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區居民高興地說道:“這不僅是一堵安全墻,更是我們群眾心里的暖心墻”。
民有所想、我有所謀,矛盾不出“格”,巧解“網”中事。
早發現,是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有效手段,千秋街道長泰社區積極探索“黨建+網格+調解”新模式,充分發揮黨員網格員在矛盾糾紛摸排、調處、化解的全過程服務作用,將矛盾糾紛及時排查,就地化解。2024年8月,天長市千秋街道長泰社區新世紀豪園西院黨員網格員在開展日常網格化巡查過程中,發現12號樓樓頂有滲水現象,導致墻皮大面積脫落。當日下午,社區工作者聯合物業工作人員前往實地查看,經過細致排查,發現由于該樓401室的太陽能熱水器預埋水管出現破損處導致了滲漏。小區網格員通過網格化信息平臺,查詢到了該業主的基本信息,隨后,聯系業主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協商此事,通過協商達成了維修事宜,物業及時安排專人維修。長泰社區通過實施“黨建+網格+調解”,讓矛盾糾紛不出“格”,緊扣“紅色引領、預防為主、化解為先”的工作思路,以實際行動解民憂、紓民困、促和諧,進一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走深走實。
天長市千秋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目標,以“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為準則,多措并舉,不斷創新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把脈問診”“精準突破”,著力化解群眾身邊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切實把矛盾糾紛防范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初始階段、化解在事發網格,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釀出幸福生活好“楓味”。
上一篇:千秋街道:關愛困境青少年,傳遞社會正能量[ 01-26 ] 下一篇:廣陵街道:“三招發力”讓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有為”[ 01-27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