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天長市堅持將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作為推動黨員教育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在隊伍建設、內容供給、成果轉化三個方面探索有效“出招”、積極精準“發力”,為廣大黨員構建“紅色加油站”,切實推動“黨課開講啦”活動走深走實。
培育宣講隊伍,在“保障師資供給”上施“妙招”。持續選優配強黨課師資力量,拓寬黨課師資來源渠道,實施“百名先鋒講師入庫”計劃,建立涵蓋黨政領導干部、黨校專職教師、先進模范典型、行業協會負責人、基層黨組織書記等8類群體的黨課師資庫,入庫講師達30人。組織領導干部帶頭講、專家名師示范講、優秀村(社區)書記常態講,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授課主題,并結合自身工作領域講認識、談體會、話發展,打造“面對面”的“理論課堂”。同時,堅持以按需施教為出發點,針對黨務干部、農村黨員、流動黨員等不同群體,通過采取“菜單式選學+點單式授課”雙重形式,實現特色優質課程的供需精準對接。組建“銀發講師團”,吸納28名退休老黨員擔任志愿宣講員,依托村(社區)紅色驛站開展“庭院黨課”45場次,輻射黨員群眾2600余人次。創新“青藍結對”培養機制,組織20名市直機關資深黨務工作者與35名青年講師結對,通過聯合備課、跟班學習等方式提升教學能力。2024年以來,共開展教學研討36場,成功培育12名金牌講師。
整合紅色資源,在“擦亮課程品牌”上用“實招”。深入挖掘本地紅色教育資源,將紅色教育陣地轉化為沉浸式黨課資源。依托區域內天長市博物館、天長市烈士陵園、高廟兵工小鎮、抗大八分校紀念館、銅城龍崗古鎮等20余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黨性教育+鄉村振興+改革創新”相互融合的特色游學矩陣,形成“1+N”紅色研學網絡,打造黨員教育“實境課堂”。創新采取“情景劇+微黨課”形式,精心編排《羅炳輝在龍崗》《我的戰斗青春》《新興之火》等具有地方特色、貼近基層實際、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原創劇目,實現歷史場景再現,提升黨課教育的參與度和覆蓋面。同時,推動黨員教育與綠色生態發展融合互促,圍繞鄉村全面振興開發“稻米黨課”“芡實課堂”等特色課程,組織黨員干部分批次赴天長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展現場實踐教學。2024年以來,共開展“田間黨課”23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6人。構建數字化、智能化黨員教育矩陣,制作《千秋智瑛》《紅色傳家寶》《薪火相傳》等系列微黨課視頻18部,在天長先鋒網、天長發布等本地平臺建立云端課程庫,實現4.2萬名黨員在線學習全覆蓋,帶動全市形成“人人學黨課、處處是課堂”的良好氛圍。
聚焦實踐需求,在“推進學用轉化”上出“硬招”。根據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現實所需,推行“黨課+項目”實踐模式,注重黨員教育學用結合,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4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重點聚焦基層治理與民生服務領域,把“黨課開講啦”活動與黨員志愿服務相結合,常態化開展“便民服務日”“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建立黨員承諾踐諾機制,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做表率,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依托天長市黨員智慧遠教平臺和213個黨員遠程教育站點,定期推送、轉播黨的創新理論、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主題黨課,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開展政治理論解讀、惠民政策宣傳、實用技能教學等活動,有效推動學用成果轉化。實施“基層頭雁領航”工程,組織120名村(社區)書記開展“擂臺大比武”,形成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等創新案例42個。構建成效評估體系,建立“學習積分——實踐考核——群眾評議”三維評價機制,將學習成效與黨員評優、干部選拔掛鉤,實現學用轉化閉環管理。
(來源:王仁俊)
上一篇:天長市:錘煉“四心四力”鍛造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03-27 ] 下一篇: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3月份學習會召開[ 03-30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