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遵循新時代黨員教育客觀規律,以提升黨員教育實效性為著力點,精心組織實施“先鋒提速”“品牌創新”“凝心鑄魂”“攻堅提質”四大工程,構建立體化、多元化、精品化的黨員教育體系,繪就黨員教育新篇章。
實施“先鋒提速”工程,建強黨員教育師資隊伍。在“選”上廣開渠道。建立科學規范的師資選拔體系,明確師資入庫標準,立好包括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實踐經驗、群眾口碑等在內的12條“硬杠杠”,確保師資隊伍源頭質量。建立涵蓋理論政策、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10個領域的市級先鋒講師庫,通過個人申報、群眾推薦、組織舉薦、技能比武等方式,從黨政領導干部、黨校專職教師、鄉土能人等群體中選拔優秀人才入庫。在“育”上精準賦能。實施“理論充電+實踐淬煉”雙提升計劃,為入庫講師定制“成長套餐”。邀請高校專家開展專題培訓,組織赴抗大八分校舊址等紅色基地開展沉浸式研學,累計舉辦師資能力提升班6期。在“用”上靶向發力。推行“單位點單、組織派單、講師接單”機制,組建青年榜樣宣講團、黨員志愿服務宣講團等特色宣講隊伍,深入機關、農村、企業、學校開展專題授課。
實施“品牌創新”工程,打造黨員教育優質陣地。筑牢線下“實體課堂”。整合秦欄鎮孝親文化園、龍崗古鎮、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等本土紅色資源,串聯成“重走新四軍東進路線”等9條精品線路,打造“沉浸式”紅色教育實景課堂。建強線上“云端課堂”。高標準推進全市213個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的建設和升級改造行動,定期推送黨的創新理論、黨史故事、法律法規等內容,充分發揮黨員遠教站點的宣講教育服務功能。依托天長發布微信視頻號,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解讀、黨建引領信用村政策解讀等活動125期。打造實踐“一線課堂”。將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一線主戰場作為“練兵場”,組織黨員干部赴現代農業產業園、重點項目工地開展“現場教學+實踐鍛煉”。建立黨員先鋒攻堅隊,引導黨員在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民生實事中亮身份、作表率,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實施“凝心鑄魂”工程,優化黨員教育課程資源。突出理論武裝“鑄魂”。將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黨員教育的重要內容,做到逢班必學、開班首講。開設“專家講壇”,定期邀請市縣兩級先鋒講師開展專題授課。聚焦實踐需求“賦能”。推行“黨員點單、支部下單、專家送課”,開設思想政治、經濟發展、傳統文化、基層治理、生態文明、黨紀黨規等8類優質資源課程。開展“黨建+網格”融合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專題培訓,選派20余名村書記赴長三角強村掛職鍛煉,提升履職能力。挖掘本土特色“增色”。全面收集整理區域內革命事跡、人文歷史、民俗文化,編排創作《羅炳輝將軍和他的公文包》《震碎舊世界的驚雷》等紅色宣講作品30余部。整理“石梁阻擊戰”“陶滔日記”等10余個紅色故事,創作《抗大母親》《相約在星空下》等紅色戲劇,將紅色故事與黨員教育深度融合,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實施“攻堅提質”工程,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實效。因地制宜“精準訓”。針對全市新錄用公務員、到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選調生等群體,開展“進農村社區、進田間地頭、進企業車間”實踐行動,引導青年干部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著力打造“田秀才”成長記。跟蹤問效“閉環管”。建立“訓前調研、訓中管理、訓后評估”全流程管理機制,通過問卷調查、隨機訪談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動態調整培訓內容。推行“學分制”管理,將黨員參訓情況納入年度考核,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以學促干“強擔當”。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點亮微心愿”等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參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環境衛生整治、交通安全勸導、矛盾糾紛排查等10余項民生實事,切實解決基層群眾實際困難,真正做到將黨員教育學習成效轉化為推進基層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
(來源:王仁俊)
上一篇:賀家平調研企業安全生產、項目建設以及我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 04-30 ] 下一篇:市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匯報會召開[ 05-0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