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光靠錢不行,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社區面臨著居民之間交流減少、鄰里關系淡漠等問題。為提升居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廣陵街道創新基層思政教育實踐,把思政教育融入社區治理全過程、各領域,通過開展“鄰里課堂”“鄰里活動”和樹立“鄰里榜樣”,探索出一條符合基層實際的思政教育新路徑。
“鄰里課堂”,豐富思政教育形式
“姐妹們,你們知道嗎?咱們社區最近組織居民學習花籃編織活動,親手編織花籃既動手又動腦,大家看看我編的小花籃怎么樣?”近日,在廣陵街道天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家住廣廈花苑小區的居民吳曉梅開心地向鄰居展示手工花籃。社區黨委書記楊梅介紹,在教學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分享技巧,現場的氛圍既溫馨又融洽,有效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轄區居民的歸屬感,促進了鄰里友善社區建設。
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鄰里課堂”不僅有手工技藝課程,還有“道德講堂”“普法講堂”以及家政護理、急救知識、防范幼兒燙傷等家庭技能培訓。近年來,廣陵街道通過邀請“五老”典型、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和社會組織負責人等擔任“鄰里課堂”兼職老師,面對面向居民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傳授科普知識、實用技能等,有效促進了居民之間的交流互動。同時,立足各社區實際情況,還精心打造“鄰里板凳會”“鄰里議事廳”等特色課堂,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傳統美德風尚“傳”入千家萬戶、“播”進居民心里。
街道永福社區邀請“五老”宣講服務隊負責人陳開友,開展“點贊身邊變化 品味幸福生活”家庭教育主題活動,引領好家風、好家教,抓實新時代基層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鄰里活動”,搭建交流互動平臺
除了“鄰里課堂”外,街道,街道,街道還通過舉辦各種“鄰里活動”,為居民們搭建起交流互動的平臺。無論是春節的聯歡晚會、端午的歡樂包粽子,還是中秋的賞月晚會,每一次活動都吸引眾多轄區居民的參與。
“加油!加油!加油!”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今年初,在街道舉辦的迎新年元旦趣味運動會上,轄區社區居民們踴躍報名,積極參與。趣味運動會上,“兩人三足”“同心擊鼓”等趣味游戲,讓居民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長期以來,圍繞清明節等傳統節日,以及“七一”“烈士紀念日”等,廣陵街道扎實開展思政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居民代表參觀抗大八分校紀念館,赴烈士陵園祭掃先烈,邀請抗日老戰士高維田講述戰斗故事等,讓轄區居民群眾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善待身邊人。
“以前,我跟身邊鄰居們交流少,自從參加了社區的各種活動,認識的街坊鄰居也多了,現在我們經常一起聊天、散步,感覺鄰里關系親近多了。”家住天馨花園小區居民吳玉梅感慨地說。
“鄰里榜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大家都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先消消氣,我馬上就到,一起幫助商量解決辦法。”四月初的一大早,街道,街道,街道“五老”典型、關工委主任陳開友一邊在電話中安撫氣頭上的老李,一邊趕到轄區老舊小區——水建公司家屬樓,協助永福社區干部化解一起因房屋滲水引發的鄰里糾紛。
原來,家住水建公司家屬樓的老李和樓上住戶因為漏水問題鬧矛盾,雙方互不相讓。經過陳開友與社區干部共同上門勸說,并帶著老李一起查看漏水點,又幫著樓上住戶聯系維修師傅,并經過規定程序,幫助協調將家屬樓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兩家不僅化解了矛盾,還互相道了歉。后來老李逢人就說,“‘遠親不如近鄰’,陳主任不就是我們身邊學習的榜樣嗎!”
街道邀請百歲抗日老戰士高維田走進“鄰里課堂”,回顧了難忘而艱苦的抗戰歲月,引導青年干部和廣大居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為讓“鄰里和善”落地生根,街道打造了“榜樣帶動+機制保障”的“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通過評選“友好睦鄰之家”“孝親之家”等,樹立典型標桿;另一方面,完善“道德紅黑榜”“文明積分”等長效機制,并嘗試建立“鄰里互助基金”,用于支持困難家庭,獎勵“和善鄰里”先進典型,激發居民參與熱情。
“‘鄰里和善’思政教育不能是一陣風,必須形成常態長效制度保障。”廣陵街道黨工委書記曹文香表示,下一步,在指導社區修訂《居民公約》時,街道,街道,街道擬將“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寫入公約條款,全力打造和善友愛社區,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上一篇:廣陵街道:AI技能培訓助力基層減負增效[ 04-30 ] 下一篇:《共產黨員網》廣陵街道:“社區合伙人”解鎖治理新動能[ 05-29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