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長市緊扣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要求,堅持突出“政治引領、精準服務、作用發揮”三個方面,探索具有天長特色的離退休干部工作新路徑,不斷提升老干部歸屬感、榮譽感、幸福感,推動老干部服務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聚焦以政治引領為本,讓老干部“老有所學”。一是筑牢思想根基“鑄魂”。全年有計劃地組織離退休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線上利用“離退休干部工作”等新媒體矩陣,推送熱點要聞、工作動態。線下采取集中研學、個人自學、上門送學、青老聯學的“四學聯動”模式,推動老黨員將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年組織知識競賽5場,舉辦書記上黨課、“銀發映初心”讀書分享會等18場次。二是優化組織設置“塑形”。針對離退休干部分布廣、年齡大、流動性強的特點,構建“黨支部+臨時黨組織”的組織體系,全市建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44個,市老年大學設立臨時黨委,按系、班級分別成立5個臨時黨支部和32個臨時黨小組。開展“六好”示范黨支部創建活動,先后創成省、市示范黨支部10個。三是配強班子隊伍“壯骨”。選配“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經驗足、樂奉獻、較年輕”的離退休黨員干部擔任黨支部書記和委員,優先從退休領導干部、老黨員骨干中選拔,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目前,全市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65歲,班子整體活力顯著增強。
聚焦以精準服務為先,讓老干部“老有所暖”。一是動態監測。采取日常聯系、結對服務、定期上門等形式,及時了解離退休干部個人和家庭情況,分類建立離休干部“一人一檔”精準服務工作臺賬,協調督促管理單位因人因時制定關心關懷計劃,提升離退休干部管理服務水平。二是結對幫扶。采取“4+2+1”結對服務方式,每名離退休干部由“組織部門統籌管、退休單位聯合管、涉老組織自主管、子女陪伴協助管”的四重協同服務管理,明確1名包保干部和1名家庭醫生,精準掌握每一名離休干部的困難和需求。嚴格落實慰問和節假日待遇保障,堅持做到“五必訪”,對身患重病、失能、高齡、家庭負擔重的離退休干部進行重點幫扶。2025年春節期間,累計慰問離退休干部及遺屬380人。三是開拓陣地。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文體活動場所等現有設施,打造“桑榆驛站”,配備學習閱讀、休閑交流、志愿服務等功能區域。就近就便建立“家門口”老年學校194所,根據地方歷史底蘊,開設銅城龍崗紅色教育、石梁茉莉花音樂、金集茶文化等5類特色課程,滿足老黨員多樣化需求。
聚焦以作用發揮為重,讓老干部“老有所為”。一是發揮政治優勢。按照黨組織隸屬關系,組織老黨員到泛美航空大學城、汊澗鎮長山村、楊村工業園區等地開展觀摩活動,引導老黨員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48條。開展主題黨日、政治生日、金色黨齡座談、頒發紀念章等活動82場,激發老同志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二是發揮經驗優勢。動員35名具有專業職稱的老干部加入“銀齡智庫”,圍繞工業強市、鄉村振興等課題開展調研,其中“關于推進汊澗鎮斷頭路建設的建議”被納入市政府民生工程。挖掘本地黨史國史資源,歷時一年半完成《紅色天長·羅炳輝將軍》連環畫創作,列入全國紅色基因書庫,舉辦紅色故事會,向全市中小學贈送3.2萬套。三是發揮威望優勢。在全市設立“潯河社區老黨員工作室”“李二寶工作室”等12個基層站點,組織老干部參與社區環境治理、矛盾調解、安全生產等工作。2024年以來,累計化解鄰里糾紛430起,勸導群眾簡辦紅白事103場。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老干部利用人脈資源,發動愛心人士籌資助學,資助貧困學生1320人次,累計捐贈書籍1.2萬冊。
(來源:沈書琴 胡玉萍)
上一篇:滁州老年大學來冶山鎮調研鄉鎮老年學校建設工作[ 05-20 ] 下一篇:廣陵街道:銀發力量傳薪火 紅色基因育新人——老干支部、關工…[ 06-1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