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集鎮積極探索創新,將道德評議會作為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有力抓手,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鄉村文明注入了新活力。
一、組建評議隊伍,完善制度體系
為確保道德評議會有效運行,鄭集鎮迅速行動,成立了以村黨總支書記為會長,村兩委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鄉賢能人等為成員的道德評議會。這些成員來自不同群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充分反映村民的心聲。同時,制定了詳細的制度章程,明確了道德評議會的職責、議事規則和工作流程。在此基礎上,各村還探索建立了“村民建議-評議會代表提議-村兩委商議-群眾評議”的民主協商程序,引導村民積極參與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喜事新辦、移風易俗、崇德向善等內容被納入其中,明確了具體評議項目,將身邊好人、文明家庭、人居環境整治、鄰里糾紛等納入評議范圍,為破除陳規陋習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開展真評實議,樹立先進典型
道德評議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通過“他人推薦+個人自薦+組織推薦+道德評議”等方式,自下而上、層層推薦、集中評議,廣泛開展“天長好人”“文明家庭”“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系列評選活動。在評議過程中,評議會成員深入走訪,了解村民的實際情況,依據客觀事實進行評議。
比如,在川橋村,村民李大爺家孫子結婚,原本打算大擺宴席50桌,還準備請樂隊、租豪華婚車,預估花費超過10萬元。道德評議會得知后,主動上門做思想工作。評議會成員老張結合村里之前幾戶簡辦婚禮的案例,耐心勸說李大爺:“現在倡導移風易俗,咱們村里好多年輕人結婚,就請些親戚朋友聚一聚,既熱鬧又不鋪張,大家都覺得挺好。” 經過一番勸說,李大爺轉變了想法,將宴席縮減到20桌,取消了豪華婚車和樂隊,婚禮花費減少了一半多。這場婚禮不僅得到了村民的稱贊,還成為村里移風易俗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鄭集鎮評選出“天長好人”3名、“文明家庭”8戶、“文明實踐示范戶”13戶、“美麗庭院”6戶。這些先進典型成為村民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更多人向道德模范看齊,營造了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宣傳推廣,弘揚文明新風
為了讓移風易俗觀念深入人心,鄭集鎮統籌線上線下、內宣外宣陣地資源。在線上,利用村級網格微信群、電子屏播放道德評議會的工作動態、先進典型事跡。線下通過村廣播“大喇叭”定時播報道德模范故事,在鎮村等人流密集處設置移風易俗宣傳欄8個,開展宣傳活動。此外,鎮里還組建了文藝宣傳隊,將移風易俗內容編成快板,制作播放移風易俗主題宣傳視頻——《文明新風唱不盡》。每年春節前夕,組織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進行走訪慰問,讓有德者更有得。
同時,將道德評議會與“紅黑榜”相結合,村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評選“道德模范”與“不文明現象”,分別張貼在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的紅榜和黑榜上。在施莊村,村民王大媽和鄰居因為宅基地邊界問題產生糾紛,雙方爭吵不斷,甚至差點動手。道德評議會接到反映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解。評議會成員多次到現場查看,了解事情原委,召集雙方進行評議。在評議會上,大家依據村規民約和公平原則,耐心勸說兩人,最終雙方達成和解,重新劃定了宅基地邊界,握手言和。這件事被列入“紅黑榜”的調解成功案例進行宣傳,讓村民們看到了道德評議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強了大家遵守村規民約的意識。這種方式形成了“群眾推薦模范,模范引領群眾”的良性循環,讓文明新風在鄉村生根發芽。
如今,在鄭集鎮,道德評議會的作用日益凸顯。大辦婚喪、鋪張浪費、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得到有效整治,村民的道德素質顯著提高,鄉村文明煥發出新的氣象。下一步,鄭集鎮將持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完善道德評議會工作機制,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做法,讓道德評議溫潤人心,為實現鄉村振興增添強大的內生動力。
(來源:鄭集鎮 張孝赟)
上一篇:重溫光輝歷程 凝聚奮進力量——鄭集鎮機關黨總支開展“七一”…[ 07-02 ] 下一篇:鄭集鎮:鄉音傳新聲, 思政潤沃土 ,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新圖景[ 07-0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