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在2025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來臨之際,9月22日,仁和集鎮以“石榴籽心連心 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舉辦新疆皮山同學來信分享會,讓跨越3000公里的皖疆情誼在字里行間愈發醇厚。
一紙書信牽兩地,戈壁長江心相連
“親愛的天長伙伴,收到你的信時,我正坐在葡萄架下讀《西游記》,陽光透過葉片灑在書頁上,就像你的問候一樣溫暖……”分享會上,仁和中學八(3)班王同學手持字跡工整的信件,聲情并茂地朗讀著皮山二中結對伙伴的心聲。信中,皮山學子不僅細數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的成長與收獲,還細細拆解新疆烤馕的制作秘訣——“酵母要溫牛奶化開,撒上芝麻后要在爐壁上貼夠十分鐘”,更熱情邀約:“明年胡楊染黃戈壁時,一定要來我家吃剛出爐的馕!”
自6月“石榴籽心連心”活動啟動以來,皖疆兩地學子便以書信為橋、視頻為窗,分享日常點滴。9月開學初,皮山二中首批百余封回信跨越戈壁荒漠、長江兩岸抵達仁和中學,信封里除了真摯的文字,還藏著沙漠玫瑰種子、繡著纏枝紋的維吾爾族刺繡書簽等“家鄉禮物”。
文化共鳴潤心田,民族團結生新芽
一封封書信如靈動使者,載著兩地的煙火氣與文化味,讓陌生隔閡悄然消融。皮山孩子手繪的烤馕、手抓飯食譜,字里行間飄著西域風味;天長學子回信中描述的高郵湖螃蟹、秦欄鹵鵝,讓戈壁少年對江淮美食心生向往;沙漠玫瑰種子藏著“在干旱中扎根”的堅韌,刺繡書簽繡著民族文化的璀璨——這些跨越千里的“信物”,讓“民族團結”從口號變成了可觸可感的溫暖。
當好奇化作“新疆的冬天會下很厚的雪嗎?”的追問,當分享變成“我們這兒的稻子熟了,你們的棉花收了嗎?”的牽掛,文化認同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底悄然萌發。就像那枚沙漠玫瑰種子,正頂開隔閡的“沙粒”,向著理解與融合的陽光奮力生長。“這不僅是書信的傳遞,更是文化的互鑒、心靈的交融。”該校負責人感慨道。
共唱歡歌續情誼,同心共繪新藍圖
活動尾聲,《愛我中華》的旋律響起,兩地學子的合照在屏幕上流轉,同學們揮舞手臂齊聲合唱,歌聲里滿是跨越千里的默契。從長江之濱的魚米之鄉,到塔克拉瑪干邊緣的綠洲之城,3000公里的距離,在一封封書信中化作“心貼心”地靠近。那些藏在信里的問候、禮物中的心意、歌聲里的共鳴,正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生動詮釋,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青少年心中常開常盛,在新時代續寫著皖疆情誼的青春篇章。
(來源:仁和集鎮 馬啟運)
上一篇:仁和集鎮團委組織“以史為鑒 振興中華”主題教育活動[ 09-18 ] 下一篇:仁和集鎮:嚴審 善管 活用 全面提升黨員檔案管理質效[ 09-2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