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滁州天長市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要求,堅持把陣地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通過“統籌資源、構建體系、機制創新”三維發力,著力打造覆蓋廣泛、特色鮮明、運行高效的干部教育培訓陣地體系,為培養造就政治素質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提供堅實保障。
在陣地布局上“求廣”,統籌資源“鋪攤子”,擴大教育培訓“覆蓋面”。建強核心陣地。聚焦“硬件升級、數字賦能”,對市委黨校實施整體提升改造,優化空間布局與功能分區,可同時容納千人參加集中培訓;同步升級黨校微信公眾號,搭建智慧校園平臺,整合教學管理、學員服務與資源共享功能,推動培訓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轉變,有效提升教學便捷性與學員體驗感,筑牢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的主陣地。延伸基層陣地。依托本地抗大、兵工等紅色資源,建成銅城黨校,高標準打造鄉鎮黨校特色樣板。在總結其成功經驗基礎上,統籌推進其余15個鎮(街)基層黨校標準化建設,逐步實現鄉鎮黨校全域覆蓋,讓基層干部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教育培訓,切實打通干部教育“最后一公里”。拓展特色陣地。依托重點企業、產業園區、和美鄉村示范村等優質資源,采取提煉主題、聚焦亮點、樹立品牌的方式,精心打造53個特色現場教學點。其中,抗大八分校、人才科創城等4個教學點入選滁州市級現場教學點,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載體。
在陣地功能上“求精”,構建體系“搭臺子”,提升教育培訓“承載力”。深化開放辦學。積極拓展對外合作渠道,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建市域外培訓基地,通過師資共享、課程共建、科研合作等方式,有效拓寬干部教育培訓空間,提升培訓質量。截至目前,已聯合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21期,培訓各級干部1600余人次。創新教學模式。推行“一點一微課”模式,對全市現場教學點進行理論提煉,分批開發微課程,實施“課程導入——現場講解——實地參觀——交流互動——教師點評——微課總結”標準化教學流程,構建完整教學閉環。目前,首批14個微課已投入教學,其中《把一切獻給黨——“中國的保爾”吳運鐸》榮獲省黨校系統教學比賽三等獎。打造精品線路。整合資源打造“黨性教育、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改革創新、歷史文化、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八大現場教學精品線路,推出“菜單式”選學模式,配套制作系列教學導覽海報,實現按需選學。創新實施年輕干部政治歷練班,開展“616”教學法,將天長及周邊6地紅色資源串聯一體,組織學員重走新四軍東進路線,精心設計16個教學模塊,綜合運用現場教學、理論授課、結構化研討、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推動沉浸式教學走深走實,顯著提升培訓吸引力、感染力。
在陣地管理上“求嚴”,機制創新“卡尺子”,增強教育培訓“實效性”。健全制度規范。出臺《天長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從場地建設、師資選聘、課程開發、安全保障等8個維度明確剛性標準,為陣地運行劃定“硬杠杠”。強化考評激勵。實施“閃光陣地”培育計劃,建立“日常督導、年度考核、學員評教”評價機制,圍繞教學質量、服務保障、成果轉化等6項核心指標開展綜合評比,根據考評結果劃分達標、優化發展、特色示范三類,對獲評“特色示范類”的教學點給予項目傾斜和資源支持,全面激發陣地建設活力。嚴格動態管控。實行教學點“能進能出”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培育、評價、激勵、退出”全周期管理鏈條,對年度考核優秀的持續賦能、典型引路,對考核不達標或學員滿意度較低的限期整改,對連續兩年整改不到位的啟動退出程序,倒逼陣地提質增效,確保培訓資源用在實處、發揮實效。
(任潔梅)
上一篇:天長市:“三個突出”強化“頭雁”后備力量培育[ 11-05 ] 下一篇:沒有了!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