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天長市聚焦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度不高、歸屬感弱化等問題,以黨建為引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三社聯動”,把矛盾化解在社區,把多元服務供給實現在社區,取得明顯成效。
圍繞提質增效,讓社區治理“專”起來
社區服務連著千家萬戶,天長市創新社區黨建工作,吸收社區民警、專職社區黨務干部、社會工作者,以及有影響力的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或黨員為小區黨支部兼職書記或委員,建立以街道“大工委”為中心,社區黨支部為基礎,社區黨員、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社會工作者、群團組織和駐區單位等多元群體為支撐的社區治理專班,讓資源在社區疊加、力量在社區沉淀、矛盾在社區化解。
專業社工和社工機構是特殊群體和困難群眾服務的貼心人,傳遞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近年來,天長市引進專業社工機構,專門從事社區特殊和困難群眾幫扶工作。截至目前,擁有社會工作人才200余人,其中,持證專業社工40多人,中心城區的社區實現了“一社區一社工”。例如,地處中心城區的天寶社區蒲公英社工培訓孵化基地通過走訪入戶、代表訪談、問卷調查等專業社會工作方法,并采用“線上+線下”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在做實困境幫扶、宣講創新理論、豐富社區文化、開展移風易俗等方面推動了社區治理能力的提質增效。
抓住焦點痛點,讓社區治理“暖”起來
“群眾的‘痛點’就是我們工作的‘焦點’”。天長市在市區33家物業企業中建立黨組織20個,覆蓋物業企業27家,并將20名黨支部書記吸收為社區聯合黨委兼職委員。將實施“紅色物業”工程作為“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要抓手,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例如,長泰社區上城風景小區成立了功能性小區黨支部,整合社工、黨員、居民骨干和派出所等群體力量,推動小區物業自管自治。
“以前好多人嫌這里臭、臟,都搬走了。但現在的千秋社區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80歲的社區居民管義斌說。近年來,千秋社區借助組建“紅色管家”服務隊,打造“黨員議事廳”,為居民群眾提供議事、培訓學習和休閑辦公場所。同時,提供就近反映訴求、調解糾紛的渠道,社區事居民議、居民管,提升了居民的滿意度。
推進協同協作,讓社區治理“聯”起來
不久前,一場以心肺復蘇術等急救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志愿服務活動走進了天長市千秋時代商圈。紅十字會急救導師們現場講解、演示如何正確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方法,眾多參與者在互動過程中完整地進行了操作,對急救知識的了解也更加細致全面。類似天寶社區這樣通過鏈接各方資源,開辦的“急救在商圈”“初心咖啡”等活動還有許多,他們常態化開展與社會組織等的互聯互動,積極推進單位黨建、行業黨建有機融合,推動了城市各領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在長泰社區,社工隊伍則通過鏈接城南小學、退休教職工、家長志愿者等團隊資源,開辦“四點半課堂”,有效解決學校放學與家長下班空當時間孩子的安全和學業輔導問題。
“三社聯動”共協作,同頻共振求實效。天長市積極發揮街道“大黨委”和社區“聯合黨委”平臺作用,繪制社區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和需求清單,打造社區多元共治生態圈,有效推動了社區黨組織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和社會組織共建、共享,在糾紛調解、自我服務和資源鏈接等方面,發揮了群眾力量,引領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的決策、實施、管理中來,在增強居民歸屬感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社區管理和服務水平。
(來源:天長市廣陵街道 劉世軍 張倩)
上一篇:天長市召開高層次人才座談會[ 01-29 ] 下一篇:安徽天長:黨建引領聚合力 共建共治破難題[ 02-02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