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破損路面,黑黢黢的夜間小道,亂糟糟的人居環境,在天長市鄭集鎮,越來越多“急難愁盼”問題,通過鎮人大開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動得到了圓滿解決。
開門納諫“筑同心”,尋求地方民意“最大公約數”。鎮人大打破政府“閉門決策”舊模式,不斷拓寬民意收集渠道,積極推動民生票決制工作的開展,從政府“配餐”到群眾“點單”,開創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人大“督”、群眾“評”的為民辦事新模式。在聽取各方意見中,甄選出具有普惠性、全局性、可行性的民生實事項目,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各方共識。2022年鎮人大通過票決確定了“完成鄭關路升級改造”等十件民生實事,截至目前已完工7項,其它3項工程正有序推進,2023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意見征集工作也于2022年8月9日正式啟動,真正實現了以“民聲”定“民生”,讓政府決策更接“地氣”。
優化平臺“貼人心”,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鎮人大按照“1+7+N”的模式搭建組織架構,即在鎮政府打造1個市級“三室一點一家”活動陣地,下轄7個村(社區)建立鎮級活動室,同時還依托網格站建立若干個街頭村尾民情采集點,不斷延伸人大工作觸角。鎮人大將每個月5日定為選民接待日,組織人大代表和網格員“把脈問診”,引導群眾把他們的煩心事、麻煩事等傾訴出來,對于選民提出的問題,代表們及時給予答復,不能現場解答的,則做好清單梳理工作,及時轉交給有關部門反饋結果。今年以來,通過群眾聯系點共收集社情民意137條,調解民眾糾紛24件,切實做到讓代表平臺“活”起來,讓群眾建議“落”下來,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拓展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的有效載體。
履職為民“守初心”,譜寫美麗鄉村“最強振興曲”。鎮人大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建立“閉環式+清單化”工作機制,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實時督辦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壓實“提、辦、督”三方責任,切實提升“聚民意,惠民生”活動成效,以“小建議” 撬動“大民生”,擦亮老百姓幸福底色。在鎮人大的主動靠前服務下,我鎮今年完成了1處垃圾分類中心打造、2.2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推動、6.8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實施、25盞太陽能路燈的安裝、120平方米長安村養老服務中心建設、350畝文化產業園的擴容升級、986戶農村廁所的排查整治、4290米西氣東輸管道的鋪設以及“99公路”沿線旅游項目規劃等多項暖民心工程,譜寫一首產業興、村民富、文化濃的 “振興曲”。
(來源:鄭集鎮 閔家慧)
上一篇:鄭集鎮:小路燈點亮大民生[ 11-24 ] 下一篇:鄭集鎮:多措并舉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11-25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