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千秋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聚焦民生實事,做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落實落細惠民政策,推動民生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推進社會救助,兜牢保障更加有力
積極推進低保擴圍增效工作落實落細。建立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認真落實大病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全年共新增低保84人,低收入人口59人;開展臨時救助90人,救助資金177500元;發放高齡補貼124740元,惠及1790人。建立村級“救急難”互助社,探索社會救助新格局。通過發動社會力量籌集資金,常態化開展救助。目前,12個居村互助社資金均超3萬元,切實保障了救助活動的長期、高效、穩定運行。
關注“一老一小”,社會服務更加優質
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夯實養老服務基礎。全年新增濱湖社區、天寧社區等4個城市老年食堂。目前共建成14個老年食堂(助餐點),實現社區全覆蓋,方便老年人在“家門口”就餐,服務夕陽紅、暖胃更暖心。完成廣陵千秋樂老年公寓(金太陽老年公寓城南分院)提升改造項目。加快胭脂山老年人活動中心以及千秋養老服務站的建設,打造“吃娛康醫”全托式養老服務中心。2023年7月,千秋社區被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安徽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評為“2023年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常態化開展防溺水入戶走訪、紋身治理入戶宣傳、未保法宣傳等活動。實行“1+1+12”三級聯動機制,市級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街道設立1名兒童督導員,居村設立12名兒童主任,健全兒童保護網絡。對孤兒、父母因重大困難無法履行撫養和監護責任的事實無人撫養孤兒,采取政府補助的方式增加兒童家庭養育能力。截止目前,共有5人納入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構建起了未成年人保護的綠色屏障。
優服務強保障,大眾就業更加安心
在全街道范圍內推廣電子勞動合同。通過入企走訪和現場指導,共51家企業簽訂合同808份,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全年共計處理勞動爭議107件,涉及人員129人、金額67.63萬元,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繼續推廣“三公里就業圈”注冊使用,已完成人員注冊23727人,占戶籍勞動力人口的95.35%。園林、安康、西湖、凈業、天寧五個社區獲得滁州市級充分就業社區稱號,長泰社區獲得省級充分就業示范社區稱號。在2023年4月開展的暖民心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 職業技能競賽中,千秋街道代表隊獲得中式面點組二等獎、中式烹調組二等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
增進民生福祉,“雙保”工作更加高效
扎實做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工作。開展“一刻鐘醫保服務圈”建設工作,在2023年底實現全覆蓋,獲得市醫保局先進集體二等獎的表彰。2023年城鄉居民醫保參保31916人,參保率99.23%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177人,參保率達103.37%。人均繳費1484.48元,目前排名全市第一。
落實“新十條”,平穩轉段更加有序
堅決落實國家疫情防控“新十條”,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應對疫情高峰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的具體舉措,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政策引導。設置大型宣傳欄8個,向轄區重點人群發放健康服務保障告知書1萬余份。細致摸排登記,做到分類服務。建立轄區65周歲以上老人等人員清冊,對65周歲以上重點人群進行“紅、黃、綠”標識并開展有效聯系和跟蹤服務,對有需求的重點人群及時發放健康包并做好用藥指導。積極推動60歲以上老年人加強針及第二針加強針接種工作。
上一篇:千秋街道:開展計生特殊家庭,春節送溫暖活動[ 01-29 ] 下一篇:千秋街道2023年度工作回眸(之六):當好“店小二”,服務在千秋[ 01-31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