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氤氳傳文脈,青春激揚譜華章。值此端午佳節來臨之際,鄭集鎮團委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載體,聯動各村(社區)團支部匠心打造“粽情端午·青春有約”主題實踐矩陣,組織百余名團員青年通過“民俗體驗+非遺傳承+健康服務+家風教育”四大特色板塊,在文化浸潤中厚植家國情懷,在躬身實踐中彰顯青春擔當。活動以“青春視角”創新文化表達,用“青創力量”賦能文明實踐,實現傳統節俗與現代價值的深度交融。
匠心粽禮遞溫情,青春暖流潤民心。“粽葉卷角要壓實,棉線纏繞需巧勁……”在向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工作人員現場演繹傳統包粽技藝。青年志愿者們巧手翻飛,將精心制作的300余枚“安康粽”裝入袋中,由“青騎手”志愿服務隊送往30戶特殊群體家中。當“青騎手”小張將粽子送到獨居老人王奶奶手中時,老人感動地說:“這些年輕人送來的不僅是粽香,更是組織的牽掛。”
竹藝賦新承古韻,青匠織就生態美。川橋村農家書屋內,一場“竹編里的端午密碼”非遺課堂正火熱開展。青年工匠們以染色彩篾為經緯,在壓挑交錯間編織出艾虎驅毒、龍舟競渡、一舉高“粽”等端午圖景。“我們特意選用可降解環保材料,讓千年技藝煥發綠色生機。”志愿者小李邊編織邊介紹。20幅融合節氣美學與環保理念的竹編作品在文明實踐站展出,既有《青綠山水粽》的寫意,也不乏《生態龍舟》的巧思,傳統工藝在青年手中綻放出時代光彩。
杏林春暖惠鄉鄰,青春護佑銀齡安。“您的血壓控制得不錯,入夏后要特別注意防暑。”在村委門口設置的“青醫送診”攤位前,醫護志愿者正為村民進行健康篩查。活動不僅提供基礎診療、養生咨詢等“健康大禮包”,還創新設置“七步洗手法”互動游戲,發放《青少年防溺水手冊》200余份。針對行動不便老人,由“紅馬甲+白大褂”組成的流動醫療隊上門問診,用青春溫度繪就民生服務新圖景。
青廉課堂樹新風,家訓傳承沁心田。“粽葉裹住的不僅是糯米,更應包裹清廉本色。”在“青言青語話廉潔”微課堂上,鎮團委書記以粽子為喻闡釋廉政之道:碧綠粽葉象征紀律紅線,雪白糯米代表純潔初心,纏繞棉線如同規矩準繩。青年干部們現場簽署《廉潔承諾書》,將“青廉粽”高懸于廉政文化墻。家風故事會上,5位青年代表分享的“一諾千金”“孝老愛親”等家風傳承故事引發共鳴,集體誦讀的《屈子廉風頌》在書香長廊久久回蕩。
鄭集鎮團委負責人表示,本次系列活動通過“非遺傳承青春化、文明實踐場景化、思政教育生活化”三維創新,實現了文化傳承與時代精神的同頻共振。未來將持續深化“青”字號品牌建設,以傳統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讓古老文脈在新時代綻放異彩。
(來源:鄭集鎮 閔家慧)
上一篇:鄭集鎮:書香致遠話發展 飛花寄情慶端午[ 05-28 ] 下一篇:執青春之筆 繪振興畫卷 ——天長市嘉豐團支部以“三鏈融合”賦…[ 05-28 ]
主辦單位: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0550-7770830 郵箱:tcxfw2012@163.com
技術支持:安徽網狐科技 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